2014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4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4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4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ID:37868594

大小:134.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6-01

2014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4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14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4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14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4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14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4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14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4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4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三文综历史部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地方。第I卷(必做,共140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无效。13.“分封制在

2、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这主要强调分封制12A.巩固了西周的统治B.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C.扩大了西周的疆域D.促成了统一民族的形成14.登州(今蓬莱)“东扼岛夷,北控辽左,南通吴会,西翼燕云”,唐代空前繁荣,呈现出“丝竹笙歌,商贾云集”的景象,经由高丽、渤海道至登州,登陆往长安的朝贡者络绎不绝。材料反映了登州在唐代成为北方航运中心的原因有①军事重镇②经济繁荣③政治中心④交通便利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

3、①③④15.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在描述16世纪的历史写道:“……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材料中“心满意足的注视着过去”的根本含义是A.固守农耕经济B.坚持君主专制C.昧于世界大势D.实行闭关锁国16.彼得拉克说:“真正的贵族并非天生,而是自为的。”这句话的实质意义是A.鼓励个人的奋斗B.反对封建等级特权12C.打破天主教精神枷锁D.否定上帝的存在17.观察英国内阁、议会、国王的关系图。图中方框空白处应是A.差额选举B.提名推荐C.直接选

4、举D.间接选举18.右图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为“爱国”牌香烟设计的烟画。仔细观察画面,能得到正确的历史信息有①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②反映了中国人民收回利权的要求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环境恶劣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讲求营销策略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D.①②③④1219.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1923)认为,“最近三十年思想界之变迁,最初的原动力,是残明遗献思想之复活。”材料中“残明遗献思想之复活”不包括A.提倡经世致用B.反对君主专制C.主张君主立宪D.批判程朱理学20.法国总统戴高乐说:“欧洲应

5、该有一个共同的防御体系,必须由法国来为这个体系规定计划和指定指挥官。”为此,戴高乐在20世纪60年代曾两次否决了英国提出加入欧共体的申请。其主要的原因是A.维护法国的领导地位B.法英两国地位差距大C.两国的经济互补性差D.危及欧共体的独立性21.德国大众公司原本是一家100%的国有企业,后来把股票按面值金额的80-90%出售给职工和国内公众,每人不得超过5%的股票,目前大众公司70万个小股东占有公司80%的股票,其余在国家手中。这种现象A.体现了分配领域的社会化B.体现了资本的社会化C.大股东失去了企业决定权D.增

6、强了政府干预能力22.1949年3月5日,毛泽东说:“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说:“12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材料反映了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代领导人的共同认识是A.主动融人国际大家庭B.淡化意识形态的差异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23.1953~1973年的世界工业总产量相当于1800年以来一个半世纪的工业总产量的总和,其中,科技进步的因素引起的产量值在发达国家的

7、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起初为5%~10%,20世纪70年代增长至60%,现在已达到80%以上。这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A.缩短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B.加大了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C.加速了科技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D.促使各发达国家增加了科技发展投入第Ⅱ卷【必做140分十选做20分,共160分)38.(24分)服饰是人类生活的要素,又是人类文明的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追求飘逸的魏晋风度的形成;二是胡汉服饰的双向互动。从南京出土的“竹林七贤”12画像砖上可以清

8、晰地看到,士人领袖们都穿着十分宽大的衣衫,敞着衣领,袒胸露臂,均流露出鄙视名教、轻蔑法度、崇尚虚无、放达不羁的神情。——中新网(1)材料一反映了魏晋时期怎样的社会现实?(6分)材料二经历了唐代的绚丽之后,服饰在宋代走向了质朴、洁净和自然。上至贵族、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服饰都以儒雅为尚。男子的日常服饰十分质朴,女装也突出强调含蓄温婉,明理雅致女性气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