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考研英语阅读理解新题型7选5应试策略

2011考研英语阅读理解新题型7选5应试策略

ID:37872792

大小:2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01

2011考研英语阅读理解新题型7选5应试策略_第1页
2011考研英语阅读理解新题型7选5应试策略_第2页
2011考研英语阅读理解新题型7选5应试策略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1考研英语阅读理解新题型7选5应试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试大纲》中的阅读理解部分没有非常大的变化,还是分为PartA和PartB两部分,A部分是个老题型,已经连续考了十几年了。而B部分是一个新题型,有3种备选题型,每次考试从这3种备选题型中选择一种进行考查。  5段空白,文章后有6~7段文字,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从这6~7段文字中选择能分别放进文章中5个空白处的5段。  阅读理解衍生出来的新题型虽然所占分值不多,但是却也是相对比较容易拿满分的一个题型。  考研辅导老师,总结近些年7选5新题型真题的命题特点,希望会对大家的做题有一些启发和帮助,总结如下显著特点:  1.从内容衔接的紧密程度上来看,被填入的文字要么属于

2、上一段,要么属于下一段。  如,2005年考题虽然表面上看每个空似乎都是独立段落,实际上至少第41、42、45题都不是独立段落。无论被填的文字是某段的一部分,还是独立成段,都提示考生:认真把握所填文字与前后句子在内容上的联系,是填对选择项的最可靠线索。  2.除了意思的衔接外,在空缺处前后的句子及所提供的选项中,一般会出现一些用词线索,帮助考生在意思之外进一步确定正确答案。  3.填任何空,都要从意思和词语的衔接两类线索入手。尤其是在意思理解不透彻的情况下,利用词语线索把握正确答案就显得尤其重要。大家一定要从这两方面多多练习。  了解了选择搭配题的命题特点之后,我

3、们在做题时就应当采用有效的解题方法,以提高做题的命中率。以下就解题思路万学海文为大家提出一些建议:  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掌握如下:  1.从内容上判断  利用3-5分钟,快速阅读全文,注意要点词句,力求对文章内容做一个概括了解,但此时先不要读选择项的内容。当然,由于文章中空缺了5处,而且有的地方空缺的是几句话甚至是一整段,文章的整个结构和逻辑是被打断了的,因此在短时间内掌握文章要点或逻辑思路是很困难的。考生此时所要做的只是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即可。在做题时最重要的是要读懂空白前后的句子(有时候是一句,有时候不止一句),明白前后表述的内容,然后根据意思的连贯性或逻辑性

4、做出选项。在此基础上,再利用关键词线索确认答案。  2.利用关键词锁定线索  做题时很重要的一点是保持对一些线索词的敏感,最主要的线索词是空白前后的名词和动词,寻找答案时注意在选项中查找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或表示同一类事物的词语等;其次是代词、数词、表示时间/年代的词、地点/名称等专有名词等。尤其是在读不懂句子的情况下,利用这样的线索词寻找答案是很有效的方法。  3.从连接词上查找线索  由于英语(论坛)的句段之间经常会运用关联词表示衔接和过渡,使文章逻辑更清楚和连贯,因此,文章中和选项中表示各种逻辑关系、起连接作用的连词、副词、介词短语,无论是表示转折、因果、

5、递进,还是表示举例、类比等关系,都是很重要的线索。尤其是在7选5的题型中,会有很明显的或者隐形的时间、事件的衔接或者过度使用的词。  比如表示先后顺序的词,first、second、third、last等等;表示转折的连词,but、and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比如,so、for等,此外表示对的,表示相似等的词,容易从中找到和上下之间的联系的词,要多加注意。可能不需要读懂全文的意思,依靠这些词也一样能正确填对选项。  特别提醒:  1.对空白处前后句做重点考查。就近寻找关键线索,即重点阅读问题空白处的前一两句或后一两句,寻找以上提到的三个方面的线索信息;  2.保持

6、对逻辑关系的敏感。文章中的逻辑思路通常会用一些表示时间/空间关系、并列/递进关系、因果关系、让步/转折关系、例证关系、从属关系的语句来展开。在做题时要保持对表示这五种关系的语句高度敏感,分析句子的重点是什么,前后的逻辑关系是什么等;  3.始终注意内容的连贯。选择出的正确答案必须从意思、词汇线索等起到承上启下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这类题型的选项中有两个干扰项。通常干扰项在意思上与原文内容表面上是相关的,但其意思可能会太泛或太窄,或涉及本文未涉及的其他方面,与上下文不能很好地衔接连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