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探针显微镜系列及其应用综述

扫描探针显微镜系列及其应用综述

ID:37878371

大小:422.6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01

扫描探针显微镜系列及其应用综述_第1页
扫描探针显微镜系列及其应用综述_第2页
扫描探针显微镜系列及其应用综述_第3页
扫描探针显微镜系列及其应用综述_第4页
扫描探针显微镜系列及其应用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扫描探针显微镜系列及其应用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0年!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P8F*!""0第0"卷第$期!"#$%&’"()*+*&%#%*,-$.*/0W45*0"U4*$扫描探针显微镜系列及其应用综述田文超,贾建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陕西西安+$""+$)摘要:扫描探针显微镜将人类带入原子世界,使人类不仅能够观察到物质表面原子的排布情况,而且能够按照人类的意图实现原子操纵*回顾了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历史,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各种系列的扫描探针显微镜基本原理、主要特点、研究现状和最新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原子操纵和生命科学、信息科学领域的应用,提出了扫描

2、探针显微镜目前的研究方向*关键词:扫描探针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原子操纵;纳米技术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0)"$#"$"%#"(!"#$"%#&’()*#+#,*-.%/+/-.0-112%,-)%’./’()*#/,-..%.31$’4#+%,$’/,’1#/#$%#/!"#$%&’()*+,,-"#-.+’(/0+’(1234454675829:4;823<=>2<57=?>=88:>=?,@>A><=B=>C*,@>D<=+$""+$,’3>=<)54/)$-,

3、):,3812<==>=?E:4F8G>2:4H24I8(1EG),J3>23J=C8=98A64:>;=?93894I4?:2<9938<94;>258C85,F824;8H<;8934A64:;<=>IK5<9>=?938H>=?58<94;<=A62<9>=?=<=4;898:#H2<58H9:K29K:8H4=938H45>AHK:6<28<=A64:938:8<5>L<9>4=46H>=?58#<94;<=AH>=?58#85829:4=A8C>28H*,3>H25>9M;9

4、>=2:8=?5M<99:<29>C8<=AI4J8:6K564:KH8>=A>C8:H8<:8=88:>=?,5>68H2>8=28,;<98:><5H2>8=28,F>49823=454?M<=AHK:6<289823=454?M*,383>H94:>8H4693812<==>=?E:4F8G>2:4H24IM<:8>=9:4AK28A>=93>HI=2>I58H,23<:<298:>H9>2H,<29K<524=A>9>4=H<=A2<

5、9>4=H*O9H2<9>4=H>=H>=?58<94;;<=>IK5<9>4=,5>68H2>8=28<=A>=64:;<9>4=H2>8=28<:88;I3L8A*P>=<55M938:8H8<:23A>:829>4=H<:8IK964:J<:A*6#78’$0/:H2<==>=?I:4F8;>2:4H24I8;H2<==>=?9K==85>=?;>2:4H24I8;<94;>264:28;>2:4H24I8;H>=?58<94;;<>=IK5<9>4=;=<=4;898:#9823=454?M[$],观$&%$

6、年,OQG公司苏黎世研究所的物理学家R*Q>==>=?和-*S43:8: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1,G)察到了1(>$$$)表面清晰的原子结构,使人类第一次进入原子世界,直接观察到了物质表面上的单个原子,$&%)年他们为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年,R*Q>==>=?在1,G的理论基础上,又发明了原子力显微镜(/PG),将观察对象由导体、半导体扩展到绝缘体*OC<=/;<94将/PG比作为“纳米世界的选拍照相机”[!]*在1,G和/PG的理论基础上,又相继发明了力调制显微镜(PGG)、相位检测显微镜(ETG)、静电力显微镜(7PG)

7、、电容扫描显微镜(1’G)、热扫描显微镜(1,3G)和近场光隧道扫描显微镜(U1VG)等各种系列显微镜*由于以上显微镜均是基于探针在被测试样表面上进行纵、横向扫描引起相关检测量变化的原理研制的设备,因此,国际上称以上各系列显微镜为扫描探针显微镜(1EG)*目前,1EG已不仅仅限于观察原子排列了,而已深深渗入微电子技术、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表面技术、信息技术和纳米技术等各种尖端科学领域*尤其是用1EG来操纵单原子、单分子技术,将使人类从目前的微米尺度上对材料的加工迅速跨入到纳米尺度、原子尺度上的加工,完成单分子、单

8、原子、单电子器件的制作,从而导致相关学科高速发展*在信息科学上,1EG使信息存储量大幅度提高;在生命科学收稿日期:!""!#"$#$%基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作者简介:田文超($&)%#),男,讲师,西安电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