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轧超低碳贝氏体大口径管线钢的发展

控轧超低碳贝氏体大口径管线钢的发展

ID:37878790

大小:619.4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01

控轧超低碳贝氏体大口径管线钢的发展_第1页
控轧超低碳贝氏体大口径管线钢的发展_第2页
控轧超低碳贝氏体大口径管线钢的发展_第3页
控轧超低碳贝氏体大口径管线钢的发展_第4页
控轧超低碳贝氏体大口径管线钢的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控轧超低碳贝氏体大口径管线钢的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控轧超低碳贝氏体大口径管线钢的发展新日铁钢铁公司H.Nakasugi等摘要本文对各种合金元素(如C、Mn、Nb、N等)和工艺参数对ULCB钢机械性能及显微组织的影响进行研究,介绍了实际产品试验及寒带管线适用性试验的一些结果。关键词:超低碳贝氏体,管线钢,性能新日本钢铁公司早在六十年代末期,曾对热轧贝氏体钢做过大量的研究。通过对从炼钢到轧板各工艺参数的全部控制,又成功地研制了适于寒带管线用的控轧超低碳贝氏体钢(ULCB钢)。这种ULCB钢的特点是以采用最新化学成分和钢板控制轧制方法生产的。表1就新型超低碳贝氏体钢和传统贝氏体钢的特点做了对比。表1新型超低碳贝氏体钢和常规贝氏体钢的对比钢化学成分钢

2、板轧制显微组织性能类板坯加热粗轧精轧1.碳含量极低约通过利用细小通过反复再结晶在未再结晶高密度亚结基体金属和<0.03%弥散TiN质点细化奥氏体晶粒奥氏体区施构,细小而均熔接热影响2.最大限度地利和低加热温度,再结晶奥氏体晶以大变形量,匀的组织区有良好的钢用了细小弥散抑制奥氏体晶粒细小而均匀使奥氏体晶韧性的TiN质点细粒长大粒拉长并形因此,有良好ULCB化晶粒的作用奥氏体晶粒细成变形带的强度、韧性3.合金元素如小而均匀和可焊性的新型Mn、Nb、B等配合的最佳配合4.低碳含量ASTMNo.5~6常1.碳含量高,约再结晶奥氏体奥氏体晶粒粗大在未再结晶粗大贝氏体基体金属和规0.10%晶粒粗大而不而不

3、均匀奥氏体区变焊接热影响贝2.大量的合金元均匀形量不足区的韧性不氏素如Mn、Cr、好体Mo等可焊性不好钢3.高碳当量大于0.55%ASTMNo.3~0一般来说,传统贝氏体钢价格较贵,其焊接性和韧性对寒带管线来说也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因为要在空冷状态下得到贝氏体组织,就必须添加大量的合金元素,而且其晶粒细化也是很不够的。超低碳含量和低碳当量大大地改善了ULCB钢的可焊性。Pcm是目前低碳HSLA钢的最可靠的碳当量公式。为改善贝氏体钢的韧性,必须在贝氏体转变之前,最大限度地减小奥氏体晶粒尺寸。因为就理解断裂而言,贝氏体钢的有效晶粒尺寸和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关系要比铁素体-珠光体1钢有更密切的关系。新研制

4、的钢板控轧方法可有效地细化奥氏体晶粒尺寸,显著改善低温韧性。钢坯中弥散分布的细小氮化钛颗粒也可改善母材和焊接热影响(HAZ)的韧性。1ULCB钢的基本实验1.1合金元素的作用碳含量对强度和夏氏V型缺口冲击性能的影响示于图1。对韧性有利的碳含量区间为0.01~0.03%。从可焊性出发,低碳也是有利的。最新冶炼技术的发展,已为在工业上生产超低碳钢提供了可能。锰是本钢中主要合金元素之一。根据板厚和所要求强度的不同,其添加量的范围在1.5~2.0%。提高锰含量,通过抑制铁素体-珠光体转变提高去而韧性的损失不大。铌含量对强度和夏氏V型缺口转折温度的影响示于图2。铌细化晶粒而改善钢的强度和韧性。钼对强度和

5、夏氏V型缺口转折温度的影响示于图3。钼提高钢的强度而不降低韧性。钼和锰及其他元素一起对产生细晶粒贝氏体组织,是有着重要作用的。所需钼含量也取决于板厚和强度要求。对生产高于APIX70级高强度管线钢来说,要求使用一定数量的钼。硼是贝氏体钢必要的合金元素。要保证硼的淬透性作用,必须添加与氮有更强亲和力的元素来固定钢中的氮。为此目的而加钛时,应满足如下关系:Ti-3.4N≥0。钛与氮结合形成钛氮化物,它阻止在板坯加热、热轧和焊接过程中奥氏体晶粒长大,可改善母材和焊接热影响区的韧性。1.2加热和轧制条件的影响试验用钢化学成分为:0.02%C,1.72%Mn,0.04%Nb,0.18%Mo,0.01%T

6、i,0.001%B。板坯加热过程中,板坯奥氏体晶粒尺寸和酸溶铌含量的变化示于图4和图5之中。随着加热温度从1150℃降到950℃,强度降低、韧性升高。在950℃低温加热热轧板的显微组织是由细小晶粒铁素体和拉长的岛状马氏体而组成的混合组织。在1050~1150℃高温加热的热轧板的显微组织则主要是贝氏体组织。950℃低温加热、在很低温度下轧制钢板中的铁素体受到强烈变形而具有胞结构的特点。转变前奥氏体晶粒尺寸和加热过程中铌固溶量的不同,是产生显微组织差异的原因。要得到强度和韧性的良好配合,在1000~1050℃低温加热对本钢的韧性是有利的。加热温度过低,由于提高断口的分层密度将降低冲击功。终轧温度的

7、变化对强度影响不大,但对韧性却有一个最好的温度区间。这个温度约在稍高于贝氏体转变温度,即700℃左右(图6)。如果总压缩比不足,即使采取低温加热,而且在加热过程中的奥氏体保持较小的晶粒尺寸,也难以得到良好的韧性(图7)。这说明在奥氏体再结晶区域的变形对晶粒细化是有着重要影响的。2.应用于北极管线的ULCB钢管的性能2日本钢公司通过大量的基础试验研究和实际生产试验,成功地研制了ULCB钢,可用此钢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