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性遗传”互动探究式教学设计案例

“伴性遗传”互动探究式教学设计案例

ID:37885275

大小:1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02

“伴性遗传”互动探究式教学设计案例_第1页
“伴性遗传”互动探究式教学设计案例_第2页
“伴性遗传”互动探究式教学设计案例_第3页
资源描述:

《“伴性遗传”互动探究式教学设计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伴性遗传”互动探究式教学设计案例(教育叙事)扶风县第二高级中学马文刚一.教学内容及设计思路“伴性遗传”是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遗传与进化》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中的内容。伴性遗传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比较贴近,又能够解释一些常见的遗传病例,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内容,极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展开讨论分析,并练习绘遗传图解,从而真正理解伴性遗传的特点,并了解伴性遗传的意义与应用。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说明什么是伴性遗传;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规率;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2.能力目标在讨论和探究的过程中

2、,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伴性遗传传递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红绿色盲遗传图解的分析,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在了解常染色体遗传病及伴性遗传病传递规律的基础上,使学生理解近亲婚配对人口素质产生的危害。二.教学过程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对红绿色盲的研究是学习伴性遗传特点的主线,为了了解人类红绿色盲病,教师出示有关测试色盲的图片,学生测一测自己是否属于色盲患者?并引导学生阅读道尔顿发现色盲的生物学史,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创设情境:人们在研究一些遗传病时,发现男女情况是不一样的,比如红绿色盲

3、症,我国男性患色盲症的比例高达5﹪,而女性只有0.7﹪,这是为什么呢?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种病与人类的性别有关,从而引出“伴性遗传”的概念。2.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多媒体展示学生探究的几个问题:问题1: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Y染色体上?问题2:红绿色盲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问题3:为什么男性红绿色盲发病率远大于女性?学生分析教材资料,探究讨论题,与同小组同学讨论交流,并展示探究成果。教师继续引导探究:如何表示一个女性色盲患者基因型?让学生展示自己写的基因型,暴露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分析:写成bb正确吗?进一步引导:如何表示一个男性色盲患者的基因型?学生展示、讨论,掌握色盲

4、患者基因型的表示法。教师设疑:色盲遗传的特点是什么?学生探究:尝试写出下列例子的遗传图解并分析:正常女性(XBXB)与男性色盲患者结婚,后代会出现哪些情况?后代中女性携带者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后代出现哪些情况?学生尝试展示:PXBXB(正常女性)×XbY(色盲男性)↓F1XBY(正常男性)XBY(正常男性)XBXb(女性携带者)XBXb(女性携带者)×XBY(色盲男性)↓XBXB(正常女性)XbY(色盲男性)XBXb(女性携带者)XBY(正常男性)引导学生探究:F2代色盲儿子患病基因Xb从何而来?其母亲Xb从何而来?由上述分析可知色盲遗传有何特点?从优生角度分析,该对夫妻应如何避免生出

5、有遗传病的孩子?教师设疑:除此之外,色盲病的遗传还有哪些特点?完成教材中图2-14、图2-15,小组讨论总结并展示:色盲病遗传的特点:隔代遗传;男患多于女患;母病,儿子必病;女病,父亲必病。3.抗维生素D佝偻病分析阅读教材图2-16及相关资料,讨论:与色盲病相比,抗维生素D佝偻病病因有何不同?小组讨论后展示。学生探究:尝试写出下列遗传图解,并分析:例1:正常女性与患病男性婚配。例2:女性患者(纯合体)与正常男性婚配。例3:女性患者(杂合体)与正常男性婚配。例4:女性患者与男性患者婚配。小组讨论后展示: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特点: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男患者与正常女性结婚后代中女性都患病,

6、男性正常。4.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伴性遗传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实例:鸡的性别决定为ZW型,公鸡为ZZ型,母鸡为ZW型。探究:如何对早期雏鸡根据羽毛特征辨别雌雄?教师补充:芦花雌鸡为ZBW,非芦花雄鸡为ZbZb,引导学生尝试写出遗传图解:亲代ZBW(芦花雌鸡)×ZbXb(非芦花雄鸡)↓↓配子ZBWZb子代ZBZb(芦花雄鸡)ZbW(非芦花雌鸡)学生根据遗传图解分析如何根据羽毛辨别雌雄,从而了解伴性遗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5.检测补偿学案课堂检测部分三.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通过主动探究与合作学习,获取

7、知识,逐步建构知识体系,对几种伴性遗传的特点进行讨论和分析,并尝试写出遗传图解,使学生有较多的思维体验,使他们在探索中既能获取知识,又能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素养。还要注重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关注社会生活和热爱生命科学的热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