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水的浮力》教案2

《第3节 水的浮力》教案2

ID:37885599

大小:3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02

《第3节 水的浮力》教案2_第1页
《第3节 水的浮力》教案2_第2页
《第3节 水的浮力》教案2_第3页
资源描述:

《《第3节 水的浮力》教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节水的浮力》教案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用空矿泉水瓶的实验,以及钩码和弹簧秤的实验,使学生在实验中探究得到浮力的存在。(2)用气垫船的视频使学生们认识,原来空气也是有浮力的,进而推广到气体也是有浮力的。2.科学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通过实验的方法,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并概括出阿基米德原理。(2)能用测力计测量浮力,能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3.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认识浮力的存在,能够让学生们解释生活乃至科学发明中涉及到的浮力作用。(2)通过本堂课学生们对浮力的认识,进而引发学生们对浮力在生活中的利用的思考,鼓励学生思考如何

2、利用浮力方便我们的生活。4.科学、技术、社会、环境(1)在科学探究的实验中树立学生们对科学的严谨、求是的态度,更能自己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习科学。(2)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使学生们理解现代科学技术中浮力发挥的积极作用。(3)通过对浮力的学习,能够积极地思考通过采用涉及浮力的技术手段来改善我们居住的环境。教学重点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测量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教学难点1.认识浮力的存在2.水及其他液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浮力的作用,空气中也存在浮力。教学方法实验法、演示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用具空矿泉水瓶、弹簧秤、钩码、水槽、量筒、小石头、细线、小木块、烧杯、溢杯

3、课时安排一节课教学过程 一、浮力的存在1.导入:教师对学生提问,把拧紧的瓶子按在水里会有什么感觉?学生不断的提出各种猜想,并保留自己的猜想。教师开始演示实验:将旋紧瓶盖的空矿泉水瓶压入水中时,手会感觉到有一个力将手往上推,将瓶释放后,瓶将上浮最后浮在水面上。学生对这一演示实验的观察,教师进一步引导(手受到了往上推的力),学生在教师的不断提问(这个力从哪里来呢)中引出结论:在水中会上浮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2.课件展示:教师用幻灯片给学生们展示一系列的图片,浮力在日常生活、乃至现代科学(例如潜水艇)的应用,激发学生们对浮力这一新知识的好奇心。3.演示实验:教师

4、将一个钩码挂在弹簧秤下,记下读数,再将钩码浸入水中,记下弹簧秤的读数,会发现钩码浸入水中后,弹簧秤读数变小了。接着教师提出问题(读数为什么变小了呢)?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猜测原因(钩码变轻了)。教师不断引导(钩码为什么会变轻呢,是不是因为受到了一个力呢),帮助学生不断开拓思路,接着提出(和钩码接触的只有水,那么力是从哪里来的呢?)学生是水提供给钩码一个向上的浮力,得出结论: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也受到向上的浮力。不仅是水,所有的液体都会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教师这个实验中,钩码受到的浮力是向什么方向呢? 学生竖直向上的。4.课件展示:教师展示气垫船的

5、视频:气体也会产生浮力。二、浮力的测量——阿基米德原理1.浮力的感觉。教师提问:当你躺在浴缸的水中时,你会有什么感觉?水发生了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老师在学生的不断回答中总结学生们对浮力的感觉。2.实验探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关系。(1)教师提出问题:浮力与物体排开水有什么关系?(2)学生建立假设: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多少成正比。(3)学生设计实验并分组完成实验:①实验器材:弹簧秤、烧杯、水、量筒、溢杯、物块。②步骤:a.在溢杯中盛满水,将小烧杯放在溢杯的出水口下;b.将物块悬挂在弹簧秤上,用弹簧秤测出物块的重G;c.将物块浸没在溢杯的水中

6、,读出弹簧秤的读数;F;d.将溢杯溢出的水注入量筒内,测出它的体积V排水;e.将上述数据填入实验记录表中。(4)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并小组讨论,总结实验结果。教师随机让小组汇报实验数据,并引导学生对结论加以分析总结得出:F浮=G排水=ρ水gV排水(关系式)。3.展示课件:上述关系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它也适用于其他的液体。(1)阿基米德原理的文字表达: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2)数字表达式:F浮=G排液=ρ液gV排液;(3)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