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缺氧窒息事故应急预案

矿井缺氧窒息事故应急预案

ID:37885682

大小:239.0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9-06-02

矿井缺氧窒息事故应急预案_第1页
矿井缺氧窒息事故应急预案_第2页
矿井缺氧窒息事故应急预案_第3页
矿井缺氧窒息事故应急预案_第4页
矿井缺氧窒息事故应急预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矿井缺氧窒息事故应急预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目录第一部分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第2页一、事故类型……………………………………第2页二、矿井概况及危害程度分析…………………第2页第二部分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第3页第三部分应急救援组织结构及职责……………………第4页一、应急组织体系………………………………第3页二、指挥机构及职责……………………………第4页第四部分预防与预警……………………………………第6页一、危险源监控…………………………………第6页二、预警行动……………………………………第13页第五部分信息报告程序…………………………………第13页

2、第六部分现场处置方案…………………………………第14页一、事故特征……………………………………第14页二、应急组织与职责……………………………第15页三、应急处置……………………………………第18页第七部分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第31页-36-第一部分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一、事故类型缺氧窒息事故二、矿井概况及危害程度分析(一)、矿井概况我矿矿井的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分区混合式通风,通风方法为抽出式,西一风井主扇型号为2K60-4NO28改造型,两台主扇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风叶角度1#主扇48.5度,2#主扇47度,风压24

3、50mmH2O;西二风井主扇型号为AGF606-2.82-1.58-2,两台主扇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风叶角度均为-5度,风压2430mmH2O;矿井总入风量18370m3/min,总回风量19262m3/min,西一风井主扇排风量9688m3/min,西二风井主扇排风量为9790m3/min。西一风井位于工业广场机电科院内,负责矿井东部7#层、11#层、14-2#层、14-3#层406盘区、14-3#层404盘区、石炭二叠系材料斜井等地点的用风。西二风井位于万家嘴村庄附近,负责矿井西部7#层、14-2#层、14-3#层305盘区、石炭二叠

4、系延伸回风井及延深3#层、8#层等地点的用风。矿井根据每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为低沼气矿井,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0.59m3/t,绝对涌出量为3.92m3/min。(二)、危害程度分析在矿井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在盲巷内、采空区密闭前、无风、微风区域、均压工作面、通风系统不合理、不完善地点(如串联通风、扩散通风、局部通风机循环风地点等)、瓦斯涌出异常地点(断层、破碎带等地质构造带附近)、上覆采空区有害气体的下泄、意外与小窑贯通地点、回采工作面上隅角-36-处、无计划停电、停风的独头巷道内等均易出现瓦斯积聚,而导致这些地点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不足。人体必

5、须不断地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当空气中的氧气浓度降低至17%以下时,人体会产生不良的生理反应,出现种种不适的反应,严重时可能导致缺氧窒息死亡。因此,空气中氧含量在17%时称为安全临界值。第二部分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一、救灾步骤重大缺氧窒息事故发生后,必须立即撤出灾区人员和停止灾区供电→按《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规定的顺序通知矿长、总工程师等有关人员→立即向同煤集团调度室汇报→召请矿山救护队(本矿救护队先下井救灾)→成立抢救指挥部→派救护队进入灾区救人、侦察灾情→指挥部根据灾情制定救灾方案→救护队进行救灾工作,直至

6、灾情消除,恢复正常生产。二、建立井下救护基地救护基地是井下抢险救灾的前线指挥所,是救灾人员与物质的集中地、救护队员进入灾区的出发点、也是遇险人员的临时救护站。因此正确地选择基地常常关系着救灾工作的成败。井下救护基地的选择应由矿井救灾指挥部根据灾区的位置、灾变范围、类别以及通风、运输条件等因素予以确定,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设在不受灾变威胁,或不因灾变进一步扩大而波及的地区,但距灾区又要尽可能的近,以便于救护队员进入灾区,执行任务。2、要有一定的空间与面积,以保证救灾活动和救灾器材的储备。3、方便运输,保证通风与照明。-36-三、设立安全岗

7、哨在处理事故过程中,应根据作战计划,在有害气体积聚巷道与新鲜风流巷道交叉处的新鲜风流中设立安全岗哨。站岗队员的派遣和撤消由井下基地指挥决定。同一岗位至少由两名救护队员组成。站岗队员除有最低限度的个人防护装备外,还应配有各种气体检查仪器。岗位的职责是:1、阻止未佩带氧气呼吸器的人员单独进入有害气体积聚的巷道和危险地区。2、将从有害气体积聚巷道中出来的人员带到新风区,必要时实施急救。3、观察巷道和风流情况,并将有害气体和巷道的变化情况迅速报告抢救指挥部。四、设立地面救护基地在处理重大事故时,为及时供应救灾装备和器材,必须设立地面救护基地。地面

8、救护基地至少保持三昼夜的氧气和其它消耗物质。救护装备和器材的存储数量,根据事故的性质、影响范围及参战救护队员的数量确定。为保证地面救护基地正常有效地工作,由矿山救护队指挥员指定地面基地负责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