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藻型湖泊水体生态及理化特性实验对比

草、藻型湖泊水体生态及理化特性实验对比

ID:37889895

大小:491.7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02

草、藻型湖泊水体生态及理化特性实验对比_第1页
草、藻型湖泊水体生态及理化特性实验对比_第2页
草、藻型湖泊水体生态及理化特性实验对比_第3页
草、藻型湖泊水体生态及理化特性实验对比_第4页
草、藻型湖泊水体生态及理化特性实验对比_第5页
资源描述:

《草、藻型湖泊水体生态及理化特性实验对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生态环境学报2009,18(5):1649-1654http://www.jeesci.comEcologyandEnvironmentalSciencesE-mail:editor@jeesci.com草、藻型湖泊水体生态及理化特性的实验对比1,2,32322李英杰,胡小贞,胡社荣,年跃刚,赵斌1.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陕西西安71006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100083摘要:2006年9月,根据营养水平和种植水草的差异设计了6个浅水湖泊模拟系

2、统,实验用水草为菹草(PotamogetoncrispusLinn.)和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malaianusMiq)。在15个月实验期间,通过多次监测各系统的景观外貌和水质,对草、藻型湖泊生态及理化特性的差异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草、藻型系统分别对应清水和浊水2种状态,景观外貌差异很大。(2)水草可使湖泊系统维持在清水状态,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可使富营养化湖泊维持在清水状态;但是水草腐烂分解等也可使水质迅速恶化,甚至引起湖泊草、藻状态的转变;关键在于,对于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

3、,系统内水草能否健康生长。(3)由于营养和生产力水平低,贫营养系统的水质指标随时间变化较小,草、藻型系统间的差异不明显,DO变化范围分别-1-1-1-1为8.1~14.4mg·L、7.5~11.6mg·L,pH8.71~9.89、8.25~9.22,TP0.006~0.012mg·L、0.006~0.053mg·L,TN0.11~-1-1+-1-13--10.71mg·L、0.10~0.83mg·L,NH4-N0.01~0.17mg·L、0.01~0.26mg·L,PO4-P0.002~0.01

4、2mg·L、0.000~0.008-1+mg·L。(4)由于水草和藻类的大量生长等,中营养与富营养系统湖水的DO、pH、水温和NH4-N的日变化明显,日变化+曲线呈“”⌒形,且具有季节性变化规律;由于水草向底泥中输氧气等原因,与藻型湖泊相比,草型湖泊水中TP、TN和NH4-N3--1-1+的浓度较低,PO4-P浓度较高,草、藻型系统的TP均值分别为0.16、0.51mg·L,TN1.30、8.32mg·L,NH4-N0.19、0.43-13--1mg·L,PO4-P0.07、0.01mg·L。关

5、键词:草型湖泊;藻型湖泊;富营养化;日变化;季节变化中图分类号:X1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906(2009)05-1649-06水草和藻类是湖泊中的2类主要初级生产者,放在滇池863实验站室外。实验时间2006年9月它们相互抑制。随着湖泊的生态演替,二者此消彼-2007年12月。实验初始水深44cm,泥厚15cm。长,使湖泊在景观外貌上表现为藻型或草型。理论为防止浮游生物被阳光杀灭,用黑色塑料布遮挡玻上,草型和藻型都是浅水湖泊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璃缸底部;为了防止灰尘等污染物进入

6、及保持水[1]状态。近百年来,湖泊富营养化现象在世界范围位,缸顶盖一玻璃盖子,但保留1cm×19cm的空[2-3]内普遍发生,许多湖泊由沉水植物丰富的清水状隙通气;为保持系统内水位,共向玻璃缸内补自来[4]态转变为藻类占主导的浊态。这一变化给湖区人水5次。6个系统的初始设计情况如下:(1)系统民的生产、生活和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研究湖1、2的处理相同,其底泥和水于2006年9月24日内生态过程是认识湖泊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一直取自滇池福保湾东岸吹填II区。(2)系统3、4的是湖沼学研究的重点。

7、至今,国内外通过野外调查底泥于2006年9月25日取自建筑工地的细沙,水手段已开展了大量湖泊水质和水生生物的季节变为自来水。(3)系统5、6的底泥和水于2006年11化研究,但关于草、藻型湖泊对比的研究相对较少。月16日取自滇池福保湾湖湾心(E102°41′11.1″,再者,野外调查研究的影响因素较多,缺乏可控性,N24°55′50.8″),底泥呈黑色。系统1、2、4于2006某两个草、藻型湖泊或湖区的差异可能不全是草、年11月2-3日植入水草,系统5于2006年11月藻型湖泊的真正差异,而室内

8、模拟研究可在一定程17日植入水草。植入的水草均为3颗已发芽1cm、度上弥补这些不足。本文拟透过草、藻型湖泊的转湿重约1g的菹草(PotamogetoncrispusLinn.)石化及其水质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现象,分析各系统芽和4段长约12cm、湿重约2.8g的马来眼子菜的背景信息及内在的生态过程,研究草、藻型湖泊(PotamogetonmalaianusMiq)。实验用水质和底质的差异,为富营养化湖泊的治理提供参考。情况见表1。1材料与方法1.2样品的采集和测定1.1实验设计样品采集与测定情况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