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年级抽样测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

2008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年级抽样测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

ID:37889906

大小:18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02

2008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年级抽样测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_第1页
2008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年级抽样测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_第2页
2008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年级抽样测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_第3页
2008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年级抽样测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_第4页
2008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年级抽样测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8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年级抽样测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8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年级抽样测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涂在答题卡上或下列表格中相应位置上。12.针对上图所反映的问题,汉武帝采取的解决措施是()A.郡县制B.推恩令C.更戍法D.三司分权13.康熙、乾隆时期是清朝的盛世。其主要表现不包括()A.形成近代疆域基础B.社会经济发展,

2、人口众多C.古代文化的集大成D.代表了世界发展潮流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完成14、15题。14.有学者认为,我国古代有“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地挑选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预国家政治”的制度。该制度始于()A.秦汉时期B.魏晋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15.行省制度在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下列理解正确的是()①加强中央集权统治②地方管制制度初步形成③为历朝历代所沿用④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外国列强侵略加剧,激起中国的奋起反抗。完成1

3、6、17题。16.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作为外国使馆区,不许中国人居住。其主要目的是()A.打开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B.开辟外国租界C.控制清政府,防范中国的反帝斗争D.扩大外国传教士的活动范围17.20世纪30年代,中国奥运第一人,辽宁短跑选手刘长春发表过如下声明:余之良心尚在,热血尚流,又岂能忘掉祖国而为傀儡……作马牛!上述材料中的“傀儡”是指()A.伪满洲国B.冀东防共自治政治C.冀察政务委员会D.汪精卫伪国民政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是中国革命和建设成功的保障。完成18、19题

4、。18.《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指出:“我们希望社会上革命分子,大家都集中到中国国民党,使国民革命运动得以加速实现。”下列选项中,与中国共产党这一认识无关的是()A.对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分析B.对中国革命任务的认识C.掌握国民革命的领导权D.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19.被誉为“企业大王”的刘洪生,1930年在上海创办章华毛纺织厂。1954年该厂改名为中国毛纺织厂。在庆祝会上,有人高呼:“资产阶级20年来剥削工人的日子从此一去不复返了!”赢得人们的热烈掌声。这一史实反映的是新中国()A.合理调

5、整工商业B.打击不法资本家的进攻C.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0.英国在17世纪发生了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内战和“光荣革命”。这两次斗争的矛头都指向了()A.圈地运动B.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政策C.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D.都铎王朝的宗教改革21.发生于亚洲革命风暴中的“密拉特事件”导致了()A.印度民族大起义B.伊朗巴布教徒起义C.阿富汗反英起义D.印度尼西亚反荷起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走向。完成22、23题。22.下列关于

6、两极世界格局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开创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并存的局面B.改变了欧洲大国主宰世界的政治格局C.造成德国的分裂D.“冷战”成为美苏两国对抗的基本形式23.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的原因包括()①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的动摇②欧洲联盟等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形成③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④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出现A.②③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20080512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注意事项:1.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

7、填写清楚。37.(36分)不同文明的发展、交融,描绘出绚丽多彩的人类文明演进史。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原文明不断和周边少数民族地区文明相互交往、吸收和融合,从而凝聚成中华文明。(1)列举唐朝时期,西藏地区接受中原文明成果的史实,并分析唐、吐蕃文明交融成功的原因。(8分)西方工业文明是伴随着“血与火”的殖民扩张和商业贸易走向世界的。(2)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西方文明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对亚洲近代历史发展的影响。(12分)在中国近代历史上,西方文明强势而来,国人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落后,并开始了对西方文

8、明由被动到主动吸收的过程。在政治制度方面,更是经历曲折。材料一19世纪九十年代,郑观应认为“故欲藉公法以维大局,必先设议院以固民心”,“自有议院,则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跋扈之臣无所擅其权,大小官司无所卸其责,草野之民无所积其怨,”“苟欲安内攘外……其必自设议院始矣。”材料二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主要规定有“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二、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三、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