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国民小学提升数学教学品质实施计划

台北市国民小学提升数学教学品质实施计划

ID:37900177

大小:6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02

台北市国民小学提升数学教学品质实施计划_第1页
台北市国民小学提升数学教学品质实施计划_第2页
台北市国民小学提升数学教学品质实施计划_第3页
台北市国民小学提升数学教学品质实施计划_第4页
台北市国民小学提升数学教学品质实施计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台北市国民小学提升数学教学品质实施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台北市國民小學提升數學教學品質實施計劃-------國小教師數學成長工作坊研習紀錄一、主題:數學歷程檔案評量二、講座:林碧珍教授三、時間:九十一年七月十二日9:00~12:00四、地點:台北市松山區民生國小五、紀錄:民生國小實習老師劉玉珍六、教學內容:一、為何要進行多元評量?(一)順應數學課程改革的趨勢1.八十二年國小數學課程標準的總目標之一:『養成以數學語言溝通、討論、講道理和批判事物的精神。』2.九年一貫數學學習領域之課程目標之三:--發展形成數學問題與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發展以數學作為明確表達、理性溝通工具的能力。--培養數學的批判分析能力。以上均為數學的高層次思考能力※快速

2、有效的計算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數學問題的能力(過去)(82年)(九年一貫)(二)Gardner的多元智慧理論1.語言智慧2.邏輯-數學智慧3.空間智慧4.肢體-運作智慧5.音樂智慧6.人際智慧7.內省智慧(三)重新釐清評量的目的1.1960s-1970s:行為主義學家-知識和基本的計算技能2.1970s-1980s:認知理論學家(I-P理論)-個體的認知過程,如解題策略3.1980s-1990s:建構主義學家-學習是兒童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評量是教師了解學生理解的過程,這種過程是在教學流程的失聲互動對話中產生,它是一種連續的、動態的過程;即教學與評量整合。4.評量的目的(Lest

3、er&Kroll,1996;林碧珍,2001)(1)學生-瞭解自己使用的解題策略、思考方法,強化即深化數學概念的學習。(2)教師-溝通教學重點;-改進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及進步情形;-融入了教師與學生的溝通。308(3)家長-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作為教師與家長溝通孩子的學習;-融入了教師與家長、家長與學生的溝通。二、歷程檔案(一)內容PortfolioAssessment:稱為卷宗評量或歷程檔案評量{月考、平時考、家庭作業、計畫(project)、學習單、工作單、筆記}{數學日記、學生互評、家長評量、學生自評、老師回饋}較具結構性、目的性*學習單:為配合教學

4、活動,要學生完成作品、紀錄學習痕跡,如:買賣活動*數學日記:取代家庭作業的一種形式,初期可能會有家長協助,(二)實施階段3年前與新竹某小學合作,核心成員有8位老師(三年級4位、一年級3位)第I階段-歷程檔案夾的建立1.家長的一封信(期初發放)實驗開始時,大家對檔案內容尚不清楚,故信中強調「只要發給孩子的任何學習單(數學日記)都要保存起來」2.添購每位學生一個40頁的資料夾3.各班教室購置存放資料櫃第II階段-歷程檔案內容的建立1.數學日記的設計(1)老師出題上-配合教學活動自行出題,-概念新發展時,每週約3張;但概念發展出來後,偏重計算的熟練度時,就以習作為主,不出數學日記。2.出題方

5、式:(1)給算式、(2)提供圖片,從圖片中觀察與所學的數學概念的連結(從日常生活中察覺)【例1】從下面甲、乙、丙、丁四個尺你會想到什麼?甲乙丙丁(case1)商店賣上面四種長度的木材,哪一個最長?請用尺量一量,並算出一共幾公分長?(3年級-長度實測概念)(case2)比一比,哪一根木棍最長?(一年級)(3)用當天教學活動出題目(如學生解題類型)308【例1】老師出了一題數學,你能從下面兩位同學的做法,猜猜老師出的題目是什麼?30-10=209-8=120+1=2139-10=2929-8=21ANS:(正確的)偉格有39顆糖,吃掉18顆還有幾顆糖?(家長干預)偉格有39顆糖,先吃掉10

6、顆在吃掉8顆,還有幾顆?(從計算過程求解)※評量與教學隨時整合3.在教學中讓數學表徵網絡越均勻,則概念建立越扎實實境問題情境圖形口語表達符號表徵教具(具體)(替代物)(半具體)Lesh的表徵轉換模式(三)數學日記的形式與內容為什麼數學日記是歷程檔案夾的主要內容?1.對學生而言:(1)數學溝通有助於促進數學概念的理解。撰寫數學日記是進行數學溝通的一種活動。(2)數學日記適用以培養學生形成問題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反思能力、及欣賞數學能力的一種學習工具。*數學學習領域的「連結」察覺評析 連結   轉化    溝通解題3082.對教師而言:(1)用以改變教師教學方法-以學生為本位(2)提昇教

7、師高層次思考的命題能力。第一年輔導重點在於82年課程改變及教學改變,但因評量未作配合,遭受家長質疑;第二年雖有較多老師加入,但教學方式仍趨於傳統,故透過老師的命題內容(評量方法)來讓老師感受自身教學方法。(四)協助教師實踐數學日記的歷程*教師試行數學日記的第一次經驗1.『陌生』、『茫然』、『挫折』、『無力感』-老師們無從下手、等待範本【首例】配合2000以內的數詞序列的火車教學活動(1)教學單元:1000-2000的數概念、及數值序列的建立(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