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育教学模式”的优缺点

“合育教学模式”的优缺点

ID:37902456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02

“合育教学模式”的优缺点_第1页
“合育教学模式”的优缺点_第2页
“合育教学模式”的优缺点_第3页
“合育教学模式”的优缺点_第4页
资源描述:

《“合育教学模式”的优缺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合育教学模式”的优缺点优点:一.创设环境,改变学生。海慧中学借鉴山东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中上课的环境与我们传统上课环境是不一样的,在这里,教室增加了很多黑板,老师不在固定在讲台上,学生成为了老师,不用规规矩矩的坐在固定位子上听课。这样带来了活跃的课堂氛围,提高黑板的利用率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认真规范性。利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监督,提高了学生演示时就要认真、细心度。课堂成为学生的主阵地,多种多样的展示活动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比如,小组在黑板上演示题目,表演简短的话剧,小组顺次领读单词······学生可以及时纠错,引发所有人的思考。教师在一边的引导能让学生为寻找

2、答案而自觉踊跃地去思考、分析、点评和拓展。还能让学生在群情激昂中争先恐后的投入学习,并怀着喜悦的心情进行展示,更重要的是在展示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自信方面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二.小组合作,共同提高。每个班分成几组,每个小组根据学生的成绩合理分配。比如说,班上分成六组,前六名每组一个,七到十二名每组一个,第七名就在第六名的那各组,就这样循环安排下去。每组都有优势学生,六个小组均要建立帮抉对子,预习期间互相帮助,合作共赢,这种小组合作讨论式学习,学生自主探究,自由讨论,通过学生之间的平等讨论来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成绩不会有太大的差距,都能学会,这种学生帮学生的方式对于转

3、化后进生非常有效,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小组合作中,人人参与学习过程活动中,每个人既是学习的参与者,有是学习的组织者,使学生达到互相督促、互相帮助的目的,养成合作学习习惯,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积极实践,动手操作的习惯等。三.强化预习,做学习的主人。在海慧中学的一个教室里,我看到这样一条标语:“昨晚多几分钟的预习准备,今天上课少几十分钟的烦恼。”预习课是这所学校的又一特色。它是让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手段与方式,老师会拿出专门的科室带领学生预习新课。教师提前备课,明确一周及一节课的学习要求后,告诉学生,然后指导学生提前预习,并提出预习要求,不断提高学生预习水平。在预习阶段学

4、生要阅读课本,完成课后练习,同时还要阅读大量的学习资料。这样可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拓展知识面,增加知识的应用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缺点:一.没留给学生静静思考的机会。在这种教学模式课堂上,我们找不到那些无所事事的“后进生”,看不到因为学习紧张而生成一张张愁眉苦脸的苦瓜相,也不会因为课堂过于沉闷、了无声息二暗暗叹息。你只会欣赏到一张张洋溢青春、自信的笑脸,一节节活泼有趣的课堂。学生的思维不断跳跃,灵感的火花不断闪现,可是那些火花留的时间太短。这样的课堂太过热闹,扎实不足。教学过程全在老师的掌控之中,学生不会突然提出一些不懂的问题。我认为教学环节的组织形式可以以“

5、整体——个体”的操作模式,这样能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知识内化,比较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二.教学模式的机械化学校要求老师每节课讲课不超过10分钟,每堂课都牢牢固定在了这个模式之内,不论什么科目,也不论学什么,都严格的按着这个模式按部就班地进行,显然是有些僵化的。对于语言课程来说,就很难按这个模式进行教学。比如语文,这门课程不仅要教会学生读一些生字词的发音,更加要扩展字的构造、引伸,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正确引导。这些在10分钟内是完成不了的。学生自己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一讨论就能学会的程度的。我认为这种模式可以根据不同学科的性质是可以加以灵活改进的,也许在数学这

6、样的学科上,可以多给一些时间让学生演示,而在语文这样人文性比较强的学科上,老师可以多占一些时间。三、教师“主体地位”谈化在现代教学中强调“双主体”地位。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种教学模式确实达到了让全体学生动起来,参与到教学的各种探索和活动,但他们对于知识的探索只是存留在双基水平,知识内容比较浅显,很多有潜力的学生,把精力用在帮助后进生的身上,没有更多精力和时间来拓展提升自己。所以教师的主导作用被弱化,展示课堂体现出来的“深度”不够,要是教师对课堂的调控不够及时,学生学到知识的深度也是不够的。从现场看,学生自我学习处理的都是浅显知识,板书的答案多数也来源于“教学参考书”,很

7、少见学生独创性的“东西”。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老师课堂上却被“凉”一边,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教学资源的浪费。我认为因该适当地增加教师讲解的时间,让教师能加深对学生的引导,或者多设置一种类型的课,这种课是在学生自主探索后的基础上,老师进行总结、提升的课。这样教师“主体”的地位就不会被淡化。就可以结合传统就学模式和“合育教学模式”的优点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