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教育案例分析与反思

师德教育案例分析与反思

ID:37903165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02

师德教育案例分析与反思_第1页
师德教育案例分析与反思_第2页
师德教育案例分析与反思_第3页
师德教育案例分析与反思_第4页
师德教育案例分析与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师德教育案例分析与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师德教育案例分析与反思----一名后进生的转变一、背景简介:成长中的孩子,在他们的身上每时每刻都会发生变化,有时,这种变化是截然相反的。孩子是变化发展的,教师的观念是要跟得上孩子的变化发展的。只有以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每一个孩子才会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责无旁贷的担当起孩子的心理健康医生,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使其人格健全发展,我们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为他们的成长导航把舵。爱是人类一个美好的永恒主题。人类需要爱,社会需要爱,教育需要爱,孩子需要爱。切莫因学生的某些不足就对他们放弃培养和转化。没有赏识

2、,就没有教育。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赏识教育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挖掘学生的优点、闪光点,予以及时鼓励和赞扬,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的教育行为,使学生把教育的要求内化为自觉行为,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是促使他们将自身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是促使他们树立自信心、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二、事例过程:2012至2013学年度,我教四年级数学时,学生小明对学习不感兴趣,作业不做,上课贪玩,考试成绩经常是个位数,老师头疼,同学厌烦。老

3、师们苦口婆心地教育,收效甚微。我没有放弃他,主动地去接近、帮助他,在学习上对他降低要求,采取小步勤挪的办法,耐心辅导。我与他达成如下协议:简单的计算题,做对一个,奖励2分。为了得到奖分,他上课开始认真写字了,虽然经常管不住自己,但有了转变;听写虽然不达要求,也有了进步。我每次奖分时,他向同学们投去羡慕的目光,轻轻地叹息着。我发现了他追求进步、渴望得到认可的优点,及时与他交流:有进步!你把错字写会,老师二次检查,如果你全对,奖励5分,怎么样?他点点头,算是对我的回答。每次到教室去,他总是主动地把本子拿到

4、我面前:老师,我改写完了!你什么时候检查?此后,他多次得到奖分,心里美滋滋的。一次作业,他居然全对了。我给予他双倍加分、免一次作业的奖励。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同学们自发地叫好!这是有史以来小明第一次全对,他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我深深地体会到: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好办法。我认为小明已经彻底变好了。好景不长,刚上数学课,一位女生眼泪汪汪地的报告:老师,我的钢笔下课时放在桌子上,回来怎么也找不到了,那是星期天爸爸花了三十多元钱才给买的!我马

5、上意识到班里出现小偷,怎么样解决问题,又不伤害学生呢!我马上进行了调查,下课时,只有小明没有出去玩。许多同学要求检查小明的书包。我慎重地说:也许哪位同学拿着用,没来得及说,下课后给送回去。小明低下了头。下课后,我把全班同学带到卫生区打扫卫生,让他负责擦黑板。上午放学时,那位女生找到我:老师,我的钢笔找到了。我和他进行一次长谈:小明,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有什么困难对老师说,老师帮你解决。他泪流满面地承认了错误,保证不再重犯。一次,小明偷拿了两本书,醉酒的爸爸追打到学校,一次又一次地将孩子狠狠地摔在水泥

6、地上。孩子有错可以教育,不能伤害孩子!我和老师们冲上去用人墙将孩子围在中间。孩子的爸爸在愤怒之下,失去了理智,谁拦我,我就打谁!挥舞着拳头冲向人墙,我们没有退缩。孩子得到了保护,我们手上、身上都留下不少的伤痕。最后他爸爸留下了手臂不敢动的孩子离去了。我与班主任李老师将孩子送到了医院,检查结果是轻微骨折,我们垫付了医药费,并将孩子送回了家。孩子被打怕了,拉着我们的衣服,不让老师离去。看着这可怜的孩子,我们心如刀绞。我和李老师密切配合对家长进行了说服教育,直到家长以人格担保不再打孩子,我们才离去。此后,我

7、们多次探望孩子,并与家长进行沟通,改变了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使小明重新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班里的脏活累活,他抢着干,渐渐地在同学中有了威信,对学习感兴趣了。看着这样一名后进生的转变,我感到很欣慰。三、反思感悟:1、原因分析:行为规范不良的小明,由于父母离异,从小缺乏母爱,父亲信奉棍棒教育,对他关心很少,感情上的交流沟通也较少,发现不良习气非打即骂,使孩子从小养成孤僻、贪玩的内向性格,平时很少交朋友。但是内心渴望得到老师、同学们的认可,但是恶习难改。爸爸有时对他关心不够,有喜爱的东西,没钱买,导致发生偷

8、窃行为,以至于干了这件不该干的事。2、措施分析:在本案例中,我首先从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多处,从细节入手,从易到难,采用奖分的办法,激发他在学习上追求进步、渴望认可的本性,逐渐改变他的不良习性,特别是在集体教育行为中,他由于学习上的努力而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让他在班级中有了威信,树立了学习自信心,取得了进步。其次,偷窃行为往往与家庭不良的教育方式及个人缺乏自制力有关。我在弄清学生偷窃行为的动机后,在为他保有自尊的情况下,以正面教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