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测评”当堂达标,打造高效课堂

“有效测评”当堂达标,打造高效课堂

ID:37903194

大小:2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02

“有效测评”当堂达标,打造高效课堂_第1页
“有效测评”当堂达标,打造高效课堂_第2页
“有效测评”当堂达标,打造高效课堂_第3页
“有效测评”当堂达标,打造高效课堂_第4页
“有效测评”当堂达标,打造高效课堂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效测评”当堂达标,打造高效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有效测评”当堂达标,打造高效课堂明官店学区霍庄小学赵亚维高效课堂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学生在有限的课堂40分钟追求学习效益的最大化。当堂达标教学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最好的教学模式,它直接关系着学生课堂预习、展示效果的好坏,是教师掌握学情,了解学生的重要手段。通过一段时间对当堂达标教学课堂达标测评环节的研究,并且在不断地实践和反思中我已取得一些成绩,初步形成“有效测评”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下面我从课前检测和课后测评两部分,来阐述一下我对达标测评的理解和运用。一、课前检测。具体操作方法,利用课堂前5分钟时间,我根据上节

2、课所讲的基础知识、重难点,以填空或者是口述的形式。内容设计遵循易简不易难,甚至可以提前告诉学生检测的题目,测试时一般采用教师抽查方式、同桌对改方式,当堂解决问题。我发现通过课前检测不仅能督促学生在课后对上一节课所学知识进行自觉、及时的复习,防止遗忘,而且能促使学生提前做好本节课上课的准备工作,使其尽早进入上课这的状态,也为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完成做好铺垫。以往在上课铃响后,常常看到教室外的学生慌忙跑进教室,教室内的学生也忙着掀桌盖、翻书包、找书本、挪椅子;还有一些学生“意犹未尽”,继续着课间的兴趣,打闹,哄笑…

3、…教师到了,教室才逐渐安静下来,这时,一节课已过去了两三分钟。而现在由于知道我要对上一节课内容进行小检测,学生们都不想在同学和我面前丢失面子,就会自觉地提前到教室,对我要检测的相关知识进行“二次准备”,这实际上相当于又督促学生复习了一遍,对知识的巩固极为有利。课前检测已经试行了一年来的时间,效果还是可以的。但是有的知识衔接紧密的能应用课前检测,有的不能使用。例如我曾经讲过的《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课的开始,我设计了几道简单的一级运算以及一级混合运算,由此帮助学生回忆先前学过的知识,能够使学生很快的记起带有

4、括号的混合运算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比如我曾经讲过的《可能性》课例,属于统计与概率部分的内容,是一个独立的单元,与上一章节没有直接的知识衔接,因此,本节课就把达标测评的重点放在了课堂检测上面,下面我在具体的说一说课后测评在高校课堂中的作用。二、课后测评。测评,是高校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加速“懂—用—熟—巧”进程的有力措施,是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关系到教学效率高低的重要问题。要追求高效课堂练习,必须充分把握好练习

5、设计与练习过程的度、量、序。度:教师设计课堂练习时要把握好三个“度”,即梯度、精度、效度。梯度是根据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及练习内容,分层次设计课堂练习,不能搞一刀切。精度是练习题的设计不能面面俱到,机械重复,要以点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提纲挈领,具代表性和典型性。效度是课堂练习切忌盲目随意,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我在教学《可能性》一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两道练习题,一是请你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完善下面各题。二是请你自己用“一定、不可能、可能”说一说生活中的现象或者事件。我觉得两道检测题把握了本课的重难

6、点,题量不大,由易到难,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检测,还有拓展性,提高学习能力的检测。第二题还属于开放性的题,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上课前我曾经把这道题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孩子们的思维和我的却是有很多的不同,他们说出了很多我没有想到的例子,例如:昨天是星期三,今天一定是星期四;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升起;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可能是三位数……学生们五花八门的回答充分证明了,本课的检测设计还是成功的。量:这里指数量,即课堂练习内容要适量,习题

7、的数量要适度。《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依据学生心理特征,既要在有效地时间能,检测出学生一节课内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在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探索上下功夫。例如我在讲《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这一节课是,一般的计算会让学生感觉很麻烦,一次设计题目时不能只是单纯的进行计算,这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第一题,1.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同桌之间说一说运算顺序,每个同学都能发表自己的意见,一是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二是锻炼了倾听能力,在两个能力训练的同时,有对本课

8、的重难点进行了巩固。课后我对本班这道题的结果进行了统计,全班40人,运算顺序全部正确,计算结果有3人出错。接着我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迎接下一个挑战题目,第二题是把下面每组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并计算。这道题需要学生独立思考,首先计算出第二道算是的结果,然后根据两道算式数字的关系,合并成一道两级混合运算。课堂检测的结果,全班40人,其中全部正确的有28人,丢掉括号的有9人,不会写算式的有3人。通过我简单的提示,他们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