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9-教学实践:数与代数的教学(4)

2013-1-09-教学实践:数与代数的教学(4)

ID:37906793

大小:3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02

2013-1-09-教学实践:数与代数的教学(4)_第1页
2013-1-09-教学实践:数与代数的教学(4)_第2页
2013-1-09-教学实践:数与代数的教学(4)_第3页
2013-1-09-教学实践:数与代数的教学(4)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3-1-09-教学实践:数与代数的教学(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案例:数豆子的优点与缺点“数豆子”教学的优点:“数数”是学生熟练的数学技能,“豆子”是学生熟悉物品,“数豆子”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数学活动,因此,“数豆子”的教学遵循现实数学的原则,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比较高,真正做到让学生边玩边学。课堂教学结构也比较合理,主要表现在通过自由地数来激发学习的热情;先估计数量少的,再估计数量多;最后,安排联系生活实际的估计练习。因此,教学对于学生的估计能力与数感的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数豆子”教学的缺点:“数豆子”教学的真正内容是事物数量的估计,而估计的数量有少有多

2、。因此,数豆子教学的缺陷,一是课题过于生活化,没能体现数学活动的本质内容,如果用“豆子有多少?”作为课题,那么既可以体现活动的形式——“数数”,还可以包括精确的“数”与不完成精确的“数”以及相应的数数与估数的不同方法的要求;二是估计豆子数量的过程中,没能提练出估计的方法,也就是说,没有高质量地完成建立数学模型(以少估多)的任务;三是没有让学生体会与应用这种数学模型的多种表现形式(以少估多、以短估长、以貌取人、以单位估测属性),以及“少(即单位)”的动态性(估计对象的变化决定估测工具的变化)。二、“数豆

3、子”数学活动方案设计课题:豆子有多少?○教学情况分析1.教学内容⑴源点:“豆子有多少”的教学内容源于《小学数学(二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006,“千以内数的认识”P68~77。⑵一点:“豆子有多少”教学的知识点主要有:(数量较少的估计)直接可以感知的数量估计(估计方法:直接感知);(数量较多的估计)不能直接感知的数量估计(估计方法:以少估多)。⑶二点:估计的能力基础是数感。数量较少的时候,借助数感直接就可以得出事物数量的大致结果,这时,感知事物数量的过程基于“自然单位(一颗一

4、颗的豆子);数量较多的时候,由于数量远远超过能够直接感知“数量”,这时,基于“自然单位”来感知事物数量已经无能为力了,因此,我们必须对“自然单位”进行改造扩展,而且经过改造扩展的“自然单位”(简称扩展单位)必须适用(有利)于“大数量”的直接感知。⑷三点:“豆子有多少?”教学的重点:估计事物(豆子)的数量;难点:建立“以少估多”数学模型。关键:自然单位的扩展改造。2.教学目标⑴第4页,共4页知识性目标:通过多次直接感知事物数量的活动,学生能够对特定事物数量(数量较少的豆子)进行熟练地估计;在教师的组织引

5、导下,通过小组合作对事物数量进行计数与估计的活动,学生能够建立“以少估多”的数学模型。⑵过程性目标: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经历建立“以少估多”的数学模型的过程,增强探索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借助“以少估多”的方法和经验,对校园内的树木、操场的大小、思想品质、生理年龄等进行估计,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数学学习的信心。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经历数一数、估一估、想一想等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6、力。学生在不断的估计豆子数量的过程中逐渐提升学生的数感。3.教学模型与教学方法“豆子有多少?”的教学活动,我们一般可以采用“探索创造型教学模式”,即按“激活学习经验、探索性问题解决、应用性问题解决、反思学习过程”四个环节来展开教学活动。在教学方法上,一般采用教师组织引导下的学生自主与合作的学习方式。4.教学准备“豆子有多少?”的教学活动需要按小组为单位准备材料:500颗左右的豆子;能够盛豆子的量筒若干(有大有小)。○教学进程安排(根据材料与评价建议改写)1.激活学习经验⑴看谁的数数方法好!活动内容:通

7、过数数知道豆子有多少!(在教师出示课题时学生就自发开始数豆子)活动目标:在自主数豆子的数学活动中,在不自觉的状态下,不自觉地触及“豆子有多少”的问题,蒙胧感知估数(估计事物数量),并为数感的提升提供帮助。活动方式:教师通过出示课题(豆子有多少?)给学生提供一种自发开始数豆子的契机,学生自觉地抓住机会,开始用不同方法(一颗一颗数、二颗二颗数、……)自觉地数豆子。2.探索性问题解决⑵看谁的目光敏锐?活动内容:通过观察知道豆子有多少!活动目标:通过直接观察并判断豆子数量,让学生初步感知事物数量的估计方法及过

8、程,在不同估计结果的比较活动中,真实地感知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数量的估计结果会不同,并且初步感知其中肯定有一个结果与精确数相差数最小。活动方式: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让学生对某一数量较大的豆子数量进行观察判断,并将自己的判断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流与比较,然后说一说谁的判断结果更接近精确数量。第4页,共4页⑶看谁的观察能力更强?活动内容:依次对不同数量的豆子数量进行观察判断!活动目标:在对不同数量的豆子数量进行观察判断的过程中,学生逐渐感知大数量的豆子数量的估计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