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三维模型标注简介

PMI三维模型标注简介

ID:37924263

大小:13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02

PMI三维模型标注简介_第1页
PMI三维模型标注简介_第2页
PMI三维模型标注简介_第3页
资源描述:

《PMI三维模型标注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系列介绍二:PMI使用案例特征  一套全面的三维注释工具,用于捕捉尺寸、公差和产品定义信息直接从UGS的NX制图(NX Drafting)软件界面派生出来-不需要花大量时间来学习就可以开始使用该应用程序可以在NX制图(NXDrafting)中全面重复使用,在基于JT的查看器中查看,并与UGS的验证工具集成通过JT、PLMXML和NXOpenAPI,为PMI特征提供全面的API覆盖。  使用案例  替代了普遍的二维图纸。人们熟悉二维图纸并将其作为合法定义一个完工产品的方法。二维图纸提供了被普遍理解和解释的标准符号体系。然

2、而,在某些情况下,定义一个已经制造的零件所需要的多种冗余数据的存在可能导致在最终三维格式中出现偏差。  翻译错误、复制错误或者版本不一致性都能够导致高成本的错误,而这些错误会迅速转化为更低的质量和生产力。因此,虽然二维图纸包含制造一个零件的“处方”,但是真正的制造过程需要三维格式和二维信息,以便第一次就生成出一个正确的零件。  通过使用用于传递下游生产要求的二维图纸,还会为产品开发周期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在产品定义中的一个简单变更不仅需要更新三维数字化数据,而且还需要大量的与产品相关联的所有二维文件的工程变更。由于维护这

3、些文件需要花费时间,实施一个产品变更的生命周期随着它与二维数据的关联程度而增加。  通过使用NXPMI解决方案,把二维信息直接嵌入到三维模型之中,产品团队不需要创建多种冗长数据组就能够定义一个给定的零件。相反,通过PMI,产品团队能够在三维模型中捕捉并共享工程要求-从而能够全面利用设计意图,消除了对二维图纸的需要,并且确保了最终产品符合其工程规格。  通过三维产品定义,提高了生产力。当在一个三维模型中创建并且在零件中直接与对象之间建立关联,PMI提供了以下利益:●通过确保完整地捕捉到设计意图,并使它与模型建立关联,从而

4、减少了成本。不再需要根据二维信息来推导和解释设计意图。●减少了与不正确或者不完整的制造信息相关联的返工。●减少了因人工转换造成的制造错误,并增强了最终产品定义的“特性可解释性”。●通过把信息一次性做成文件并在每个地方重复使用这些信息,提高了生产力和质量(下游应用程序不再需要冗长的数据)。●通过促进在设计过程的早期就把模型做成文件,支持并行工程。设计协同团队不再等待图纸的生产就能够传递设计要求。  大量的下游过程-从自动创建二维图纸到对制成零件的最终检验-很容易重复使用以数字形式存储的信息。  另外,因为PMI是由轻量化

5、JT格式支持和发布的,产品团队能够利用首选方法来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直接从一个CAD/CAM系统中;●在一个独立的三维产品可视化工具中;●在一个产品数据管理(PDM)系统的端口查看器中  PMI不仅减少了生成二维图纸的需要。通过它,下游应用程序还能够直接访问这些信息以便自动完成任务,比如CNC编程、累计公差分析和CMM分析。因此,产品团队能够在企业范围内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详细程度访问正确的数据。  通过理解并传递整个企业-从工程部门到制造车间并外延到供应链-的三维PMI的价值,制造商能够在他们的整个上游和下游过程

6、中提高生产力、质量以及效率。  PMI能够包含行为公差(GD&T)、焊缝符号、文本和尺寸,以及产品定义和过程注释。PMI能够以信息在二维图纸上存在的同样方式存在于三维模型之中-在产品设计中用带箭头的指引线把数据连接到特定的零件中。因此,PMI为熟悉二维系统的用户提供了一个直观环境。  PMI建立之后就可以立即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重新使用-从工程绘图到验证分析,从可视化工具(可视化工具促进了协同和标记)到制造和质量规划过程。PMI的重要价值保持不变:一次创建,随地使用。  包装和可获得性  PMI管理工具包含在很多NXM

7、achSeries解决方案程序包之中,可以用作以前NX安装的解决方案的一个附加程序模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