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__说课稿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__说课稿

ID:37936545

大小:4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03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__说课稿_第1页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__说课稿_第2页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__说课稿_第3页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__说课稿_第4页
资源描述: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__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说课稿)刘琼飞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下面我从课标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法和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及教学特色六个方面进行陈述。一、课标与教材分析关于本课题,课程标准的要求是“1.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含义;2.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是相互转化的条件。3.饱和(不饱和)溶液与浓(稀)溶液的关系”。在教材体系中,本节课是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一溶液的形成第二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溶液之后进一步定量研究溶质在溶

2、剂中溶解的情况。本课题的学习为下面学习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及混合物的分离提供了基础。所以,本课时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一节不可或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实验探究课。二、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编排意图以及初三学生的特点,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定义,能简单地判断饱和与不饱和溶液,掌握两种溶液间的转化;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概念及相互转化条件”的探究,达到对知识的迁移,逐步培养

3、观察、思维和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接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树立量变可以引起质变的科学观。在上述教学目标中,我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由于饱和溶液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时容易忽略概念的两个条件,所以我将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对性及相互转化定为本节课教学难点。三、学情分析就学情而言,学生在知识层面已学过了溶液的定义,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

4、种状态却缺乏知识基础。在实验探究层面,初三学生已具备一定生活经验,且具有强烈的探求新知的欲望,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实验探究,自主分析。四、教法和学法分析基于以上教学目标及对学情的分析,我准备采用“情境创设,启发再现,引导探究,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解决学生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对性及相互转化”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从而解决教学重难点。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五、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在课的开始我用多媒体展示了“冲糖水的故事”学生在看故事的欢笑之余,感觉似曾相识,我将顺势提出大家

5、有过与“女孩”相似的经历吗?在学生齐声回答之后,我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再加糖,糖水也不会甜呢?一定量的水中能否无限制的溶解某种溶质呢?通过这两个问题的提出立刻将学生的思维调整到对溶液的饱和性的思考中。在此环节中我利用故事,引起学生的认知兴趣,利用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故事让学生在思考的同时自然的进入本节的学习,在无形之中学生已经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有了一定的认知,同时也顺利的过渡到下一环节的学习通过实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环节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针对以上的两个问题,学生通过思考做出

6、猜想我鼓励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验证其猜想。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器材及方案进行探究,试一试:(1)向两只烧杯中各加入约10ml水(2)向两只烧杯中分别缓缓加入氯化钠和硝酸钾固体,边加入边振荡,观察溶质能否在溶剂中无限度的溶解。此时我向学生提出问题,此实验说明什么问题?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通过思考不难得出,氯化钠和硝酸钾均不能无限度的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在这一环节中,我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分析归纳、解释疑惑,明确认识溶质不能无限度的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在学生刚刚获得学习的成功感后,我让学生继续做实验:①对已

7、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有剩余固体)加热,观察现象②向已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有剩余固体)中加水,观察现象③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里加入适量氯化钠,观察现象。紧接着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总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然后提出问题1.如何判断某溶液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2.为什么在表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时一定要明确“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呢?学生通过刚才的实验可以分析出:1、判断溶液的饱和性可以通过向溶液中再添加溶质,看溶质能否继续溶解来判断。2、强调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是因为改变温度和溶剂的量时,饱和溶液与

8、不饱和溶液可能发生转化。所以,只有指明“在一定量溶剂里”和“在一定温度下”溶液的“饱和性”和“不饱和性”才有确定意义。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难发现,当条件改变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接着我将进一步追问,通过刚才的的实验我们可以知道升高温度或者添加溶剂可以使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得以转化,那还有哪些方法可以使它们相互转化呢?通过此问题的提出自然而且就过渡到下一环节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学习中。环节三、饱和溶液和不饱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