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会与风险治理

风险社会与风险治理

ID:37939088

大小:597.97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6-03

风险社会与风险治理_第1页
风险社会与风险治理_第2页
风险社会与风险治理_第3页
风险社会与风险治理_第4页
风险社会与风险治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风险社会与风险治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20095教学与研究年舅期_风险社会与风险治理+张成福,陈占锋,谢一帆(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872)[关键词]风险;风险社会;风险治理[摘要]风险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性特征和理解世界的无所不包的背景。风险社会的根本选择在于风险治理。应尽快将风险治理纳入议程,在政府和全社会培育和建立风险治理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和保障条件,形成风险治理的共识与合力,最终实现风险善治。[中图分类号]C9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09)05一o005一07突发公共事件不断发生,危机常态化已现端

2、倪。实践一再证明,认识危机,解决危机,局限于危机本身就显得捉襟见肘。危机的内核是风险,将着眼点从危机转向风险,从如何预防和处置危机转向如何理解和管理风险,是认识危机的更高境界,也是解决危机的根本之道。尤其在风险社会的现实背景下,风险因素异常活跃,风险局面纷繁复杂,只有尽快将风险治理纳入议程,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治理,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危机频发的严峻态势,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社会的和谐稳定。一、对风险的基本认识风险的典型定义可界定为影响未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的某种不确定性,也可用函数表示为事件发生的概率与后果的乘积。风险的本

3、质是不确定性,只要具有不确定性,就会存在风险。实际上,任何事情和行为都有发生意外的可能,亦都存在风险。作为一个复杂概念,风险具有一系列的双重属性:(1)客观性与主观性。一方面,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风险与人类发展的历史长相伴随,可以说,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与各种风险共存和抗争的过程。另一方面,风险又是高度主观的。风险不仅仅在于风险本身,也在于风险附着的对象。任何事情本身都不是风险,任何事情也都能成为风险,这有赖于人们对风险的认知。人类运用知识和经验做出风险决定,确定风险的可接受水平和容忍度,甚至于建构风险,因此风险

4、又是主观的。(2)潜在性与现实性。一方面,风险并不在于它正在发生,而在于它可能会发生,从可能变为现实尚有一段距离,还有赖于其他相关条件,这就是风险的潜在性。正是这一特征使得人类可以利用相关方法和技*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公共危机安全管理系统研究”(项目编号:03JZD0021)的研究成果。[收稿日期]2009—01—11[作者简介]张成福,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研究;陈占锋,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危机管理与风险管理研究;谢一帆.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危

5、机管理与风险管理研究。目万方数据术,预测和识别风险;或改变风险发生的环境条件,减小和控制风险。因此,风险被认为是控制将来和规范将来的一种方式。另一方面,每天都有许多风险正在发生和变为现实,这与风险的潜在性并不矛盾。风险话语开始于我们对安全的信心动摇之处,停止于危机变为现实之时,它表达了“安全不再一定,但危机尚未发生”这样一种独特的现实状态和二者之间的特定的中间地带。一言以概之,风险就是一种虚拟的现实和现实的虚拟(Beck,2000)。(3)可计算性与不可计算性。风险通常与可计算性相联系,具体来看,可计算的风险就是潜在风险的发生概率与其危

6、害后果的乘积,保险原理就是建立在风险的可计算性基础上的。然而,核泄漏、疯牛病等新型风险不断增加的复杂性既带来了对更为复杂且更为精确的计算的需求,同时也导致了这种计算的不可能。这些新型风险把我们带出了纯粹数学计算的范围:概率/后果乘积的形式已经变得难以甚至无法计算,以至于它失去了最终的参照点,这也直接导致了这些风险的不可保。(4)消极性与积极性。传统上都认为风险是损失的代名词,在风险的诸多定义中,大多都只涉及到风险的负面影响,如危险、危害、损失等。然而,风险的收益机会与损失可能并存,这就是风险的积极性。物极必反,祸福相倚。当面l临风险时,

7、如果处置得当,就会转危为安,化险为夷;如果应对失当,则会遭受损失,失去转机。究竟朝哪个方向转化,既取决于环境的压力状况,也取决于人和组织的能力状况,而后者更具决定性的意义。(5)不平等性与平等性。一方面,风险带有不平等性,表现为越往社会上层,风险越分散;越往弱势群体,风险越集聚。从古到今,贫穷招致大量的不幸的风险,这是其自身无力选择和规避的;而权力、财富和地位可以购买安全和免除风险的特权,成为应对风险的保护伞。这一风险流动和分配的法则早已被合法化且尽人皆知。发达国家向第三世界产业转移过程中相伴随的风险转移,也是这种不平等性的生动体现。而

8、在另一方面,某些风险是人人都无法逃脱的,它们因为空气、风、水和食物链而变得“无边界”,环境、安全、健康这些问题对于每个人都无二异。而且,现代风险产生不平等的途径和可能性都在缩小,即便是居于相对有利的“社会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