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 中国梦教学设计

(李云) 中国梦教学设计

ID:37940303

大小:26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03

(李云)  中国梦教学设计_第1页
(李云)  中国梦教学设计_第2页
(李云)  中国梦教学设计_第3页
(李云)  中国梦教学设计_第4页
(李云)  中国梦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云) 中国梦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学设计:《英语教育地位的变迁与行进中的中国梦》安陆市教研室李兴安安陆一中李云[背景材料]新闻材料一:2013年10月21日,北京市公布的中高考改革方案,2016年起高考英语由150分减为100分,其中听力占30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3年内有效。新闻材料二:2012.11.29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他说:“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3年3月17日,在第12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幕会上,

2、习近平主席再次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考纲明细](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把握近现代中国历史改革的基本历程;(2)能准确从新材料,新情境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能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3)能用多元化视角评价历史事件。[考情分析]全国文综(新课标卷)年份题号分值考查内容2011年314分20世纪初期清朝统治危机334分1962年国民经济恢复344分国有企业改革2012年314分中俄革命道路的反思324分1958年中

3、国经济334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4112分西方冲击下的近代中国(开放性试题)2013年294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体现中国近代化进程354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苏俄新经济政策5[教学过程]第一篇:中国梦之“天国梦”醒材料一:从孟子时代开始,“华夏正音”意外的语言被贬为“鹱(hù)鸟之音”,意思是并非人类的语言,读书人谁要学它,就是“下乔木而迁于幽谷”——自甘堕落。传统士大夫阶级有“身家”的子弟,基本上不愿意学习洋话洋文。材料反映出中国人对外语什么态度?不愿意学习外语这是那种心态导致的?“天朝上国”自居这种心态如何被打破?鸦片战

4、争此时清政府的“中国梦”的内容是什么?民族独立——救国第二篇:中国梦之救国梦碎材料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代表清政府与列强谈判的奕䜣认识到:“欲悉各国,必先谙其语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各国均以重资聘请中国人讲解文义了,而中国迄无熟悉外国语言文字之人,恐无以悉其第蕴。”于是,同治元年(1862)七月二十九日,恭亲王奕䜣、李鸿章、曾国藩奏准在北京设立同文馆,同文馆开设英文馆,最初招收10名学生,到1979年招收学生103人,1888年为120人,1898年为133人。随着京师同文馆等一批兼习西学的外国语言专科学校问世,各地相继建立起了一系列以学

5、习西学为主的新式洋务学堂,如:北洋水师学堂、天津水师学堂、江南水师学堂、广东水陆师学堂、福建船政学堂、江南工艺学堂、上海电报学堂等。这些学堂的特点是开设了外国语、自然科学和实用科学的等“西学”课程。此时中国人对英语态度有什么变化?英语教育越来越受重视英语教育的变化,体现出清政府为实现救国梦而培养哪些方面的人才?翻译、外交、军事、科技人才结果如何?失败——没有实现“自强”的目标你能用新史学观点来评价这场救国运动吗?现代化史观:迈出了中国近代经济、军事、教育近代化的第一步整体史观:学习西方,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文明史观:奠定了中国现代工业文

6、明系统的初步基础社会史观:促使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习俗等发生变化5还有哪些阶级为了实现“救国梦”而付出努力?结果如何?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改良派等——结果均失败。无产阶级——成功[链接高考](2013年高考全国Ⅰ卷29题)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第三篇:中国梦之建国梦成新政权建立了,此时,新中国政府的“中国梦”的任务是什么?如何巩固新生的政权材料三:1950年

7、8月1日,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其中规定:“外国语,初高中均须设一种,如有条件,易设俄语……其不具备俄语,宜暂缓授英语。”1953年7月5日,《人民教育》杂志上发表了《关于目前中学英语教学问题》,文章指出:“根据全国各地许多中学师生和若干文教部门、报社等处反映的材料,一般说,中学的学生都不愿学英语而要求学俄语,中学教英语的老师也感到没有好的办法可以提高学生学英语的热情。”到1954年,英语教育被完全取消,中学和大学都把俄语作为唯一的外语进行教授,导致原来的英语教师不得不转行开始学习并教授俄语。此时英语教育在中国的地位又有

8、何变化?被俄语取代,俄语成为新中国建国初的第一外语。材料四: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在1952年明确指出:“俄文,它是列宁、斯大林的语言,它是社会主义大门上的一把钥匙。我们学会俄文,就能打破语言、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