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农地制度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俄罗斯农地制度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ID:37941747

大小:219.1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03

俄罗斯农地制度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_第1页
俄罗斯农地制度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_第2页
俄罗斯农地制度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_第3页
俄罗斯农地制度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_第4页
俄罗斯农地制度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俄罗斯农地制度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6年第1期俄罗斯农地制度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傅晨[摘要]本文综合考察了研究俄罗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俄罗斯农地制度私有化改革包括土地私有化和建立私人农场。土地私有化的主要手段是股份化,目的是建立私人农场。本文认为,俄罗斯农地私有化的进展和绩效不佳,不应夸大土地私有化改革的作用,这对我国农地制度改革所有启示。[关键词]俄罗斯农地制度私有化改革对中国的启示〔中图分类号〕F3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06)01-0047-06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俄罗斯推开“休克疗法”的激进改革,农业改革鲜

2、明地标以私有化。俄罗斯农业私有化改革必然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产生影响,为各国学术界、决策界关注。2004年我们对俄罗斯进行了初步的考察,了解和观察俄罗斯农村土地制度私有化改革的方法、绩效和存在的问题。考察团与俄罗斯农业经济学家、政府管理人员和农民座谈,并实地考察了莫斯科郊区的农场。本文结合文献和实地考察,评介俄罗斯农地制度私有化的基本情况,及其对我国农业改革的启示。一、农业私有化改革的两大任务与最终目标匈牙利经济学家Csaki和以色列经济学家Lerman执行了世界银行的一项委托研究,他们把俄罗斯等前苏联和中东欧国家农业私有化改革

3、概括为两大任务:土地私有化和建立私人农场。他们认为,两者在逻辑上前后衔接,不可分割。土地私有化把原来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的土地转为私人所有,这是农业私有化的起点,没有土地私有化就不可能有私人农场的出现;但是,仅有土地私有化是不够的,还需要推动私人农场的建立,因为并非私人拥有和经营土地就是私人农场,私人农场是市场化的,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1]实践表明,前苏联和中东欧国家大量的农户在获得私人土地后并不是建立起商品化的私人农场,而是走向家庭副业式的生产,这不是农业私有化的目标。需要指出,私有化并不是要把所有农地及其经营都转为私有,而是使私

4、人农场成为农业经营的主体形式。在私有化的过程中,农地的国有和集体所有不会一概废除,农地的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也将会保留一席之地。还需要指出,私有化本身并不是改革的最终目标,真正的目标是通过私有化形成农场主阶层,这就为俄罗斯的经济和社会转型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二、俄罗斯农业私有化改革的法律和政策俄罗斯农业私有化改革具有立法先行的特征。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新生的苏联政府立即废除了土地私有,宣布土地为国家所有。苏联解体后,向私有化转制,俄罗斯急需另立法令。1990年,俄罗斯通过新的联邦宪法,明确公民个人有权拥有私有土地。11月,俄罗

5、斯出台《农户农场法》和《土地改革法》,废除了国家对土地的专有,重新承认私人可以拥有土地和建立私人农场。1991年4月,俄罗斯颁布了新的《土地法典》,12月发布了实施土地私有化改制的两个总统令(《关于俄联邦实现土地改革的紧急措施》和《关于改组集体农场和国营农场的办法》)。1993年10月,俄颁发土地改革细则的总统令《关于调节土地关系和推动土地改革的命令》。12月,俄全民公决通过《俄联邦宪法》,明确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本文是华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国家重点学科项目“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及对我国的借鉴”(编号4700—K05

6、080)的成果。作者简介傅晨,华南农业大学农经系教授、博导(广东广州,510642)。47源可以成为私人、国家、地方和其他所有制形式的财产,把土地私有制以国家大法确定下来。总体看,俄罗斯农业私有化改革的法律集中于三个主要问题:(1)承认多种土地产权形式。俄罗斯废除国家对土地的专有权,承认四种土地产权形式:国家或政府所有制,这里某一级政府是土地的所有人;集体共有制(collectiveundividedownership),这里某一具有法人地位的集体(集体农庄或合作社)是土地的所有人,土地由该集体或该集体的企业(农场)经营,产权不分到

7、成员个人头上;集体股份制(collectivesharedownership),它与前一种土地产权形式的区别在于土地产权以股份形式界定到成员个人头上,土地股份的界定可以明确土地面积,甚至特定的地块,但法规不强求各地操作形式统一;公民(个人)所有制。这是私有化要建立的农地产权形式。需要指出的是,原来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职工(社员)的自留地是在个人所有制之下进行注册登记的。(2)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改组。1991年12月27日,叶利钦总统发布《关于俄联邦实施土地改革的紧急措施》。两天后,俄政府通过了《关于改组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办法》,要求

8、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必须在1992年底以前确定改制的组织形式,新的经营形式应由职工(社员)代表大会投票决定,并进行注册登记。法律提供了可供选择的组织形式:集体农场,但必须制定和通过新的章程;国营农场,可以拥有除土地以外的其他财产所有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