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劳动合同管理制度

集团劳动合同管理制度

ID:37944770

大小:31.2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03

集团劳动合同管理制度_第1页
集团劳动合同管理制度_第2页
集团劳动合同管理制度_第3页
集团劳动合同管理制度_第4页
集团劳动合同管理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集团劳动合同管理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劳动合同管理1范围月度采购计划包含与公司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员工,在试用期和劳动期限内的劳动合同管理,包括合同签订、员工试用期满考核和合同期满考核1控制目标1.1确保公司劳动用工制度的合法性、规范性,有效预防劳动争议的发生1.2确保对全员劳动合同管理的重视,加强对劳动合同的订立、续订、变更、终止、解除等日常工作的管理,使劳动合同真正对企业和员工起到约束和规范的作用2主要控制点2.1相关部门经理或主管及时对员工试用期满考核、合同期满考核并上报考核情况2.2人力资源部经理签批试用期满考核结果,确定员工是否转正2.3人力资源部经理签批合同期满考核结果,确定员工是

2、否续签合同3特定政策3.1与公司建立劳动关系的员工,都必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报劳动部门鉴证3.2人力资源部将鉴证后的劳动合同交给部门,相关部门自行建立本部门员工的劳动合同信息并将劳动合同返还员工本人,人力资源部保留一份3.3劳动合同中应包含相应的试用期协议试用期的确定应根据合同期的长短及岗位级别确定,但不应超过3个月。试用期满,部门经理认为有必要进行延长试用考察的,可根据规定进入延长试用期阶段,但是试用期与延长试用期的总和不应超过6个月,延长试用期的次数不得超过两次根据劳动合同期限确定不同的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在6个月(含6个月)以下的,试用期不超过

3、15日-劳动合同期限在6个月以上1年(含1年)以下的,试用期不超过1个月-劳动合同期限在1年以上2年(含2年)以下的,试用期不超过2个月1.1劳动合同签订期限:-劳动合同签订期限应根据岗位的任职标准、工作职责和新进人员的自身资质、合同续签人员从事本工作岗位期间的绩效表现分别判定-劳动合同签订和续签期限可分为:半年、1年、2年、3年、5年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续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必须从严控制-公司高级管理层基于部门人员需求情况的分析,对各类续签合同期限的比例作出决定,根据员工个人绩效得分按比例签订建议劳动合同期满与企业劳动合同续订率每年控制在85%-9

4、5%之间,根据公司在不同时期经营管理的需要,由公司高级管理层进行决策1.1个人绩效考核连续半年不合格者,由部门提出申请,自动进入员工解聘程序1.2对于因岗位变动而发生的劳动合同变更,应及时更新或添加劳动合同的附件,在附件中说明合同变更的情况2劳动合同管理流程说明C-11-03-006步骤涉及部门步骤说明1人力资源部劳动用工管理员从员工招聘流程中得到劳动合同2人力资源部劳动用工管理员将劳动合同下发至部门,分发给员工个人3各部门经理部门经理根据员工试用期期间的绩效表现和岗位职责及能力模型中的要求,对试用期满员工进行考核,填写试用期满考核表4各部门经理如果试用

5、期考核不合格,根据员工表现与期望的差距,决定是否延长试用期5各部门经理若决定延长试用期,确定延长试用期时间,在试用期结束后再次进入试用期考核程序6各部门经理若决定不延长试用期,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进入员工解聘流程7人力资源部劳动用工管理员如果试用期满考核合格,则劳动用工管理员汇总并整理各部门试用期满考核合格人员考核表1人力资源部经理签批员工试用期满考核表2人力资源部劳动用工管理员办理转正手续,通知薪资管理员调整工资3人力资源部、员工履行劳动合同4人力资源部劳动用工管理员劳动合同期满前30天通知相关部门5各部门经理、员工部门和员工是否都愿意续签合同,如果有一

6、方不同意,则进入员工解聘流程或员工辞职流程6各部门经理如果部门和员工都愿意续签合同,各部门对合同期满人员进行考核7部门经理根据员工以往的绩效表现,对员工进行综合评估,填制员工合同期满考核表,如果考核合格,报人力资源部经理签批,如果考核不合格,进入员工解聘流程8人力资源部经理人力资源部经理签批员工合同期满考核表9人力资源部劳动用工管理员对于续签人员发出续签劳动合同通知书,不续签人员进入员工解聘手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