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

ID:37945303

大小:2.18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9-06-03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_第1页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_第2页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_第3页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_第4页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主讲: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黄菊芳联系方式:邮箱772830852@qq.com自我介绍中学德育高级教师、上海市优秀班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注册家庭教育指导师、上海12355心理咨询师志愿者一、沟通释义:将信息传送给对方,并期望得到对方作相沟应反应效果的过程。通“如果您这样想,那为什么不把话说明白点?”反馈A、表达B、倾听沟通的效果商榷探讨教师家长双向互动二、沟通的途径家访家长会、家长来访面谈QQ等视频老师与家长电话家长与老师书信、纸条、家校联系册文字短信、微信、邮件、QQ留言等班报初次

2、家访(或电话访问)“四个环节”观察询问倾听介绍案例一:墙上的“补丁”家长会——家庭教育指导课一年级(上):新生如何适应新环境、家长的情绪管理(下):家庭关爱抵御网络成瘾、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二年级(上):亲子沟通的技巧、人际交往指导(下):指导孩子与异性正常交往、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三年级(上):如何应对考前焦虑、个性化学习辅导(下):以平常心指导孩子面对高考或指导孩子填报志愿班会课——主题教育课一年级(上):行为规范教育、学生情绪自我管理(下):认识网络远离网瘾、人际沟通技巧二年级(上):感恩教育、责任感教育(下

3、):异性交往指导、职业生涯规划三年级(上):树立理想规划未来、学习心理辅导(下):考前心理辅导、填报志愿辅导班报——家校沟通的又一种形式案例二——他终于会笑了上海中学生报记者采访学生三、五种典型的沟通模式•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智型•打岔型•接纳型讨好1、讨好型我要是早求求你,点告诉你管管你的就好了!儿子吧!都怪我不好!留他做事了2、指责型你的孩子才考了你怎么可以这么点分数!打孩子啊!你瞧瞧,你的孩子都做了些什么!3、超理智型你不应该这样……你应该那样.....你应该管教一下你的孩子了!4、打岔型不直接回答问

4、题或文不对题东拉西扯、不切主题5、接纳型家长有情绪,你同感他,家长有快乐,你与它分享。你的语言、语气、语调跟家长在一条跑道上。案例三、一枚戒子引发的风波——“爱的存款”亲子沟通技巧游戏——倾听训练•乌龟与乌鸦的故事四、沟通存在问题的原因1、认知不同——角色差异——文化素养——地域差异2、沟通技巧——沟通技巧的缺乏——沟通模式的问题——沟通的艺术性……等等家长和教师关注的不同点四、沟通存在问题的原因1、认知不同——角色差异——文化素养——地域差异2、沟通技巧——沟通技巧的缺乏——沟通模式的问题——沟通的艺术性

5、……等等五、沟通中的技巧——倾听——提问——鼓励——引导——自我暴露——暗示1、倾听—沟通中的重要技巧聽用听;用看用揣摩同感、回应倾听的要点•专注——表达真诚、兴趣和尊重•回应——语言回应,表示理解和同感•放下自己——对家长的谈话内容持非批判性的态度在倾听过程中,简而言之就是要做到:多听少说、诚心、虚心、积极回应、眼到、耳到案例四•某一天,来了一位火气很大的家长,您怎么处理?•沟通的策略:——家长的负面情绪需要释放,班主任要学会倾听,读家长的情绪;——用语速调整对方的语速,他快你慢;——让对方跟随你的声音,

6、他高你低,你去影响他。2、提问—沟通中的语言技巧•封闭式提问指在交流过程中,对方只需用一两个词做出简短回答的提问方式。如“是”、“不是”等。•开放式提问——建立在良好辅导关系的基础上要求对方对有关的状况(问题)、事件给予较为详细的解释和说明的一种提问方式。如“什么”、“怎么”、"为什么”等。3、鼓励—沟通中的语言技巧•鼓励通过一些短语复述家长谈话中的关键词、或借助语气词和表情动作来表达对家长所述内容的兴趣、重视或接收,给家长以心理支持。•语气词:可以用“嗯…嗯”、“嗯哼”、“噢”•短语:可以用“对”、“是这

7、样”、“后来呢”、“请接着讲”等•表情动作:可以用“微笑、点头、注视”等4、引导—沟通中的语言技巧•引导:指通过运用某种方法或手段去带动对方朝着某个目标行动,帮助对方走出困境,排除困扰。•关键词:带领、使跟随、启发案例五•我孩子在班级里总是成绩最差的,老师看不起他,同学们也经常嘲笑他,他们都认为我的孩子很笨。看到这种情况,有时我们父母也会责怪孩子不努力学习把成绩搞上去,我们也想了很多办法督促他,但总是没有多大提高,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知所措),孩子现在感到很自卑。•技巧:倾听、提问、鼓励、引导、自我暴露5、

8、自我暴露—沟通中的影响技巧•自我暴露通过坦诚地表达个人感受或个人(旁人)过去的经验和经历,诱导家长心理的自我开放,进一步表露带有一些隐私性质的信息。如:•对你刚才的坦率,我感到非常高兴,我也有和你相同的感受•我也曾今有过与你相似的经历,我的孩子也曾逆反过......•我很理解你的感受,我的邻居也是一位单亲妈妈,她跟你一样……特别的辛苦和不容易………6、暗示——沟通中的影响技巧•暗示:运用含蓄的方法间接诱导和启示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