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法解释的基本立场

论刑法解释的基本立场

ID:37950400

大小:218.0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03

论刑法解释的基本立场_第1页
论刑法解释的基本立场_第2页
论刑法解释的基本立场_第3页
论刑法解释的基本立场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刑法解释的基本立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9·2理论与改革论刑法解释的基本立场□漆昌国(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成都610072)【摘要】法解释目的是为了保证刑法规范的正确适用。目前关于刑法解释的立场主要有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的解释等。本文在对各种观点进行评析后指出:在刑法解释时作出符合公众常识的解释结论为刑法解释的基本立场。【关键词】刑法解释;主观解释;客观解释;公众常识;基本立场【中图分类号】DF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26[2009]02-0123-04一刑法规范的解释者不仅仅是刑法规范内正确适用,既是人们解释刑法的目的,也容被动的认

2、识者,而且是一个能动的刑法是指导人们进行刑法解释,选择刑法解释刑法自其产生之日起便需要解释。刑规范含义的选择者和决定者,或者说“刑结果,决定刑法规范应有含义的根本标法的历史从某种程度上就是刑法解释的法的解释”不仅是解释者认识刑法规范内准。历史。然而目前关于什么是刑法解释,以容的过程,也是解释者选择、决定、改变刑及刑法解释的目的是什么还存在歧义。法规范内容的过程。刑法学说史表明,目二通说认为刑法解释就是对现有刑法前刑法理论中关于“刑法解释”探讨,从根规范含义的理解或说明。然而我们在理解本上说,都是围绕着应该如何正确理解刑

3、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各位学者的刑法解释的意义时应该注意这样一个事法规范,而不是应该怎样说明、运用刑法观点也很不统一。目前世界各国主要有以实。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候对同一刑法规规范而进行的。下观点。范可能有不同甚至完全对立的理解。对于但是,无论从解释的本身含义还是从一、主观主义的刑法解释论法官而言,不同法官对同一事实可能作出实践的需要看,刑法解释不应该只是静态主观主义的刑法解释立足于原立法不同、甚至完全对立的判决。甚至在现代的说明,他必须面对社会发展的现实,作者,认为法律解释的目的在于探求立法原法治中,我们还赋予法院违宪

4、审查权,法出动态的符合现实状况的说明、理解,不意,即立法者在制定法律时的初衷和目官“不但可以宣布违宪的法律根本无效,断根据社会现状赋予刑法表义语言新的的。同时根据探寻立法原意方法的不同,而且在宣布无效之前,将会出现改变或修内容,因为立法面对社会生活始终会显得主观主义解释论又可大致分为三种:改法律的解释。上述事实至少说明两个方苍白,立法始终会落后于现实,且始终立1、语义原意说:语义原意说认为立法面的问题。第一,刑法的解释结论可能随法不能包含社会生活的全部。换言之,人者的原意与法律语词本身的明确含义是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人

5、们在不同的时代们之所以要研究“刑法的解释”问题,不只一致的,解释者应该从法律所运用的语词对同一刑法规范可能作出不同的解释,这是为了说明刑法规范的本身含义,而是为本身寻找法律原意,而不应该诉诸于立法说明刑法解释不可能一蹴而就,会随着时了保证刑法规范的正确适用,以应对社会史材料或任何其他外在的材料来确定立间的推移不断赋予刑法新的内容。第二,实际的需要。由此,能否保证刑法规范的法原意。语义原意说通常被称为客观原意作者简介:漆昌国,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副教授。·123·民主与法制DEMOCRAC

6、YANDLAW说。影响力的法律解释学说。纵观上述两种观限的,只有在经验、现象的范围内才是有2、历史原意说:这种形态的原意说认为,点,他们都有自己的产生背景和理论基用的。“非理性主义不是说人可以不要理探寻立法原意不能局限于法律语词本身,础。性,而是指出理性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不而必须借助各种立法史材料,尤其是立法对于主观主义而言,由于人文主义情能把人的本质仅看成理性”实证主义逐渐准备材料。通过对立法史材料的研究,解绪与极为膨胀的理性主义思潮贯穿于整取代古典哲学登上历史舞台,而“实证哲释者就能了解法律制定时的一般舆论情个18

7、世纪,当时西方都浸染着理性的信学的根本特点正是认为人的理性必然不况,了解使法律得以通过的一般社会状况仰,启蒙运动的锋芒直指中世纪天主教的能说明一切高不可攀的玄妙奇迹”。分析(如不同社会利益的冲突与权衡),以及立精神秩序与封建主义的世俗秩序,强调实证主义法学派形成,该流派将价值、目法者意图通过法律予以救济的对象或解“人是一切事物的主人”,最终实现了人与的等形而上的因素排除在法律解释之外,决的问题,从而把握存在于法律背后的政神的分离。人们认为立法者具有绝对的理不再致力于探明法律本来的意义,不再相治、社会和经济的目的。历史原

8、意说又被性和超人的预见能力。“只要通过理性的信立法意图的探明就可以解决一切法律称为主观原意说。努力,法学家就能够塑造出一部作为最高适用问题,认为解释的目标在于探究并阐3、理性原意说法律智慧而由法官按一种机械的方式加明法律对解释者的意义。就刑法而言,面理性原意说假设存在理性立法者。其典以实施的完美无缺的法典”。这种极度膨对犯罪的滋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