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酵母乙醛脱氢酶的克隆与表达

酿酒酵母乙醛脱氢酶的克隆与表达

ID:37951087

大小:485.0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03

酿酒酵母乙醛脱氢酶的克隆与表达_第1页
酿酒酵母乙醛脱氢酶的克隆与表达_第2页
酿酒酵母乙醛脱氢酶的克隆与表达_第3页
酿酒酵母乙醛脱氢酶的克隆与表达_第4页
酿酒酵母乙醛脱氢酶的克隆与表达_第5页
资源描述:

《酿酒酵母乙醛脱氢酶的克隆与表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第39卷第1期2009年2月工业微生物IndustrialMicrobiologyVd.39No.1Feb.2009酿酒酵母乙醛脱氢酶的克隆与表达黄瑞1,王璐1,沈微1,张晓梅2,许赣荣¨(1.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122;2.江南大学医药学院,江苏元锡,214122)摘要利用PCR技术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W303。1A)总DNA中扩增得到1.9kb乙醛脱氢酶编码基因aMh,将其连接到表达栽体pEtac,得到重组载体pEtac-aldh,重组栽体在大肠杆

2、茵JMl09中得到高效表达。对含有aMh的基因工程茵进行表达研究表明:该茵株在37℃下,以1.0mmol/LIPTG诱导5h酶活力这到22.8U,比酶活力为15.0u/nag蛋白,而对照茵株检测不到酶活力,并且该茵的耐乙醛浓度可达3.29/L。关键词:乙醛脱氢酶;酿酒酵母;克隆与表达3一羟基丙酸(3-hydrtrcypropionicacid,简称3.肿),又名p一羟基丙酸,是一种较为活泼的化学物质,工业上可以用来合成很多重要的化工产品,还可以用于生产涂料、胶黏剂、水处理化学品和个人护理用品,在商业上具有重大的开发

3、价值⋯。目前,3.}母的生产方法主要是化学合成法,如p,溴丙酸水解法、2.氰基乙醇酸碱法、3一羟基丙醛氧化法等,这些化学合成法生产3.唧的难度较大,且产品分离纯化较复杂,生产成本较高。用微生物发酵法和化学法相比,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条件温和、副产物少、绿色环保等优点。目前尚未发现直接利用糖或其他有机原料产3一羟基丙酸的微生物。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构建以甘油为底物发酵产3一羟基丙酸的基因工程菌涉及到两个关键酶,即甘油脱水酶和乙醛脱氢酶,首先在甘油脱水酶作用下,甘油脱水转化成3.羟基丙醛(3.卜Ⅱ)A),然后在乙醛脱氢酶

4、的氧化作用下生成3.羟基丙酸(3一HP),甘油脱水酶的研究已见文献报道【2叫],而来源于酿酒酵母的乙醛脱氢酶(AIDH)克隆与表达尚未见国内文献报道,国内有文献报道草羊、华支睾吸虫乙醛脱氢酶克隆与表达【卜刮。本文主要研究酿酒酵母中乙醛脱氢酶(AIDH)克隆与表达。乙醛脱氢酶是一种复合体,含有三个亚基,分子量大小分别为54kD、49kD和12kd引,在细胞解毒和防御系统中发挥很大的作用【8qJ。乙醛脱氢酶可以将甘油代谢途径中3一羟基丙醛(3.m)A)脱氢后生成3一羟基丙酸,本研究对进一步构建利用甘油产3一羟基丙酸(3

5、.船)的基因工程菌打下了基础。1材料与方法1.1菌株和质粒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J硼09、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W303—1A),由本实验室保藏,质粒载体pEtac【10]由江南大学沈微博士构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W303—1A)在现代分子和细胞生物学中用作真核模式生物,其作用相当于原核的模式生物大肠杆菌。该菌的核苷酸第303831305784个碱基为乙醛脱氢酶(aldh)基因序列,全长1954bp。1.2培养基酿酒酵母种子

6、液YPD培养基(∥L):葡萄糖20,蛋白胨20,酵母提取物10,pH5.5,固体培养基含209/L的琼脂。大肠杆菌LB培养基(g/L):蛋白胨10,酵母膏5,氯化钠10,固体培养基含209/L的琼脂,固体和液体培养基在需要时加入卡那霉素至浓度50I,g/mL。发酵培养基(dL):蛋白胨5,酵母膏5,甘油20,KH2l(P0147.5,pH5.8,乙醛经过滤除菌后加入到灭菌的培养基中。作者简介:黄瑞(1982~),男,硕士研究生。E—mail:ruih0728@126.∞m。*通讯作者。一22—万方数据第1期黄瑞,等

7、:酿酒酵母乙醛脱氢酶的克隆与表达第39卷1.3工具酶和试剂限制性内切酶EcoRI、&ZI,T4DNA连接酶购自TaKaRa公司;TaqDNA聚合酶、小型DNA片断回收试剂盒、以及质粒提取试剂盒购自博大泰克公司;聚丙烯酰胺、广范围蛋白质分子量标准为Promega公司产品。1.4重组大肠杆菌JMl09(pEtac.aldh)的构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W303—1A)基因组DNA的提取,纯化质粒pEtac的提取,pEtac酶切、连接和转化见文献【l¨。根据NCBI公布的酿酒酵母z752

8、82aldh基因序列设计合成PCR引物。上游:5’ACCGG—AA—TTCATGTTCAGTAGA-TCTACGC一3’下游:5’一AC(Ⅺ垡匹IG垒gn?AC脚CCAA·T1vrI观.3’引物两端分别引入E幻RI酶切位点和SalI酶切位点,下划线处为引入酶切位点。以酿酒酵母基因组DNA为模板完成PCR反应。PCR反应条件为:PCR总反应体系为50止:dN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