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知识积累)

古诗词鉴赏(知识积累)

ID:37955901

大小:285.31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6-03

古诗词鉴赏(知识积累)_第1页
古诗词鉴赏(知识积累)_第2页
古诗词鉴赏(知识积累)_第3页
古诗词鉴赏(知识积累)_第4页
古诗词鉴赏(知识积累)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诗词鉴赏(知识积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诗词鉴赏 的知识积累(一)古诗词的形象形象即客观的物象,包括人物、景色、、事物(自然物、人造物),因为形象常被赋予某种思想情感,因此物象在诗歌中就是意象,构成意境。意境,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物象及象征意义象征精神品质的:梅、竹、松,菊花、东篱、香草(高尚品质)表现别离的:柳、长亭、短亭表现思乡怀人的:柳、月亮、大雁、落日、羌笛象征边塞生活的:大漠、黄沙、烽火、长烟、长河、关山、孤城、羌笛、琵琶、号角等象征爱情的:连理枝、比翼鸟、鸳鸯等体现节日、时令的

2、:赏菊、登高、插茱萸、踏青、扫墓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梅花王安石北宋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画眉鸟欧阳修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试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画眉鸟”这一艺术形象。参考答案:画眉鸟千啼百转,一

3、高一低舞姿翩翩,使得姹紫嫣红的山花更加赏心悦目。后两句抒情:看到那些关在笼子里的鸟儿,真羡慕飞翔啼啭在林间的画眉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作者借这一形象,表达自己因在朝中受到排挤而被贬滁州时的心情。练习(二)古诗词的语言古诗词的语言一般包括:形象、生动、凝练、含蓄、隽永、朴实、自然、幽默、辛辣。含蓄/明快简洁/细腻冷峻/热情婉约/豪放朴实/华美工稳/泼辣典雅/俚俗精细/粗犷用典/平易庄重/幽默冷静/激昂评价鉴赏时主要从动词、形容词的使用上分析。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

4、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问题: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参考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总之,诗歌语言上有何特色,答案在下列词语中选择: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三)古诗词的表达技巧古诗词的表达技巧包括1、表达方式(记

5、叙、议论、抒情、描写,正侧面描写、白描、工笔、渲染、直接抒情、间接抒情)2、修辞手法(比喻、对偶、夸张、对比、设问、反问、借代等)3、表现手法(衬托或烘托、动静结合、侧面描写、象征、抑扬、悬念、伏笔、铺垫用典、联想、想象、渲染、、对比对照、、照应、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等)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登崖州城作李德裕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嶂,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在严密封锁,重重阻隔之中。

6、象征了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景况,抒写思归不得的忧伤。象征的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如《海燕》、如《白杨礼赞》等用典: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情绪和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情。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的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7、。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引用《诗经》中姑娘思念情人的诗句,表达对贤才的渴望。“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借用《管子·行解》中的句子,表现虚以纳贤的宽广胸怀。“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借用周公殷勤待才的典故。忆昔韦庄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今

8、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注:①西园公子:曹魏时,曹丕、曹植公子曾居”西园“在此夜宴文士。②无忌:战国时魏国公子信陵君的名字。③莫愁:相传是南国一善歌少女的名字。乐府诗《莫愁乐》云:”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石城,即今南京。⑴这首诗巧用典故,语涉双关,以颈联(五六句)为例以其中一种手法作简要分析。⑵”夕阳唯见水东流!“一句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练习参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