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

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

ID:37959156

大小:16.99 M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6-03

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_第1页
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_第2页
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_第3页
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_第4页
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GB1958—80本标准的检测对象是形状和位置误差(简称形位误差)1、形位误差是指被测实际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变动量。本标准涉及的形位误差共有十四个项目,见表1。表1被测要素误差分类误差项目公差符号单一要素形状误差直线度误差平面度误差圆度误差圆柱度误差单一要素或关联要素形状或位置线轮廓度误差面轮廓度误差关联要素位置误差定向误差平行度误差垂直度误差倾斜度误差定位误差同轴度误差对称度误差位置度误差跳动圆跳动全跳动2、测量形位误差时,表面光洁度、划痕、擦伤以及塌边等其它外观缺陷,应排除在外。3、评定形位误差时,用测得要素作为实际要素。23测量截面的布置、测量点

2、的数目及其布置方法,应根据被测要素的结构特征、功能要求和加工工艺等因素决定。4、本标准规定五种检测原则见表2。表2编号检测原则名称说明示例1与理想要素比较原则将被测实际要素与其理想要素相比较,量值由直接法或间接法获得。理想要素用模拟方法获得1、量值由直接法获得2、量值由间接法获得2测量坐标值原则测量被测实际要素的座标值(如直角坐标值、极座标值、圆柱面座标值),并经过数据处理获得形位误差值。测量直角坐标值3测量特征参数原则测量被测实际要素上具有代表性的参数(即特征参数)来表示形位误差值两点法测量圆度特征参数23编号检测原则名称说明示例4测量跳动原则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过

3、程中,沿给定方向测量其对某参考点或线的变动量。变动量是指指示器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测量径向跳动5控制实效边界原则检验被测实际要素是否超过实效边界,以判断合格与否用综合量规检验同轴度误差根据各检测原则对各项目拟定的检测方案见附录。5、测量形位误差时的标准条件;(1)标准温度为20℃;(2)标准测量力为零。由于偏离标准条件而引起较大测量误差时,应进行测量误差估算。6、测量精度是衡量所采用检测方案的重要依据之一,选择检测方案时,应对该方案作测量精度估计。测量精度用测量总误差来表示。测量总误差是形位误差的测得值与真值之差。注:测量总误差是指下列三方面误差的综合结果,即:①以测得要素

4、作为实际要素引起的误差(如布点引起的误差等)。②测量设备、测量温度、测量力等因素引起的误差。③采用近似方法评定时引起的误差。7、极限测量总误差允许占给定公差值的10%~33%。注:各公差等级允许的极限测量总误差建议按下表确定:被测要素的公差等级0123456789101112极限测量总误差占形位公差的百分比3325201612.51023二、形状误差及其评定8、形状误差:被测实际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变动量,理想要素的位置应符合最小条件。(1)对于中心要素(轴线、中心线、中心面等),其理想要素位于被测实际要素之中,如图1所示的理想轴线L1。图1(2)对于轮廓要素(线、面轮廓度除

5、外),其理想要素位于实体之外且与被测实际要素相接触,如图2所示的理想直线A1—B1和图3所示的理想圆C1。图2图39、最小条件:被测实际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图1~图3)(1)形状误差值用最小包容区域(简称最小区域)的宽度或直径表示。(2)最小区域是指包容被测实际要素时,具有最小宽度f或直径φf的包容区域,如图1~图3所示。(3)各误差项目最小区域的形状分别和各自的公差带形状一致,但宽度(或直径)由被测实际要素本身决定。10、最小条件是评定形状误差的基本原则,在满足零件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允许采用近似方法来评定形状误差。23三、位置误差及其评定11、定向误差:被

6、测实际要素对一具有确定方向的理想要素的变动量,理想要素的方向由基准确定。(1)定向误差值用定向最小包容区域(简称定向最小区域)的宽度或直径表示。(2)定向最小区域是指按理想要素的方向来包容被测实际要素时,具有最小宽度f或直径φf的包容区域,如图4所示。图4(3)各误差项目定向最小区域的形状分别和各自的公差带形状一致,但宽度(或直径)由被测实际要素本身决定。12、定位误差:被测实际要素对一具有确定位置的要素的变动量,理想要素的位置由基准和理论正确尺寸确定。对于同轴度和对称度,理论正确尺寸为零。(1)定位误差值用定位最小包容区域(简称定位最小区域)的宽度或直径表示。(2)定位最

7、小区域是指以理想要素定位来包容被测实际要素时,具有最小宽度f或直径φf的包容区域,如图5所示。23图5(3)各误差项目定位最小区域的形状分别和各自的公差带形状一致,但宽度(或直径)由被测实际要素本身决定。13、测量定向、定位误差时,在满足零件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按需要,允许采用模拟方法体现被测实际要素(图6、图7)。当用模拟方法体现被测实际要素进行测量时,在实测范围内和所要求的范围内,两者之间的误差值,可按正比关系折算。图6图714、跳动(1)圆跳动: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回转一周时,由位置固定的指示器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