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聚类_因子分析的科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_顾雪松

基于聚类_因子分析的科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_顾雪松

ID:37961891

大小:45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04

基于聚类_因子分析的科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_顾雪松_第1页
基于聚类_因子分析的科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_顾雪松_第2页
基于聚类_因子分析的科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_顾雪松_第3页
基于聚类_因子分析的科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_顾雪松_第4页
基于聚类_因子分析的科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_顾雪松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聚类_因子分析的科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_顾雪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8卷第4期科学学研究Vol.28No.42010年4月StudiesinScienceofScienceApr.2010文章编号:1003-2053(2010)04-0508-07基于聚类-因子分析的科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顾雪松,迟国泰,程鹤(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4)摘要:根据“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从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对经济与社会的影响三个方面海选科学技术评价指标,利用R聚类与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筛选指标,构建了科学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的创新与特色:一是通过R聚类将同一准则层内

2、的指标分类,使不同的类代表科技评价的不同方面。二是通过因子分析筛选出各个类中因子载荷最大的指标、并剔除其他指标,既保证了筛选出的指标在所在类别中对评价结果影响最显著、又避免了同一类指标的信息重复。三是研究结果表明,最终建立的指标体系用18%的指标反映了98%的原始信息。四是通过科技进步贡献率、万元GDP综合能耗等指标反映了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内涵。五是在国际权威机构典型观点高频指标基础上进行客观数据筛选的指标体系,兼具专家知识和客观实际的双重信息。关键词:科技评价体系;科技评价指标;科学发展;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N945.16;F204文献标识码:A[5]科学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3、的构建是根据“坚持以有唐炎钊建立的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吴强等用文献聚合分析建立的科技评价指标体[6]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筛选系。TisdellClem等针对中国的科技体制改革建[7]出对科学技术评价有重要影响的代表性指标。建立立的科技评价指标体系。ShinichiKobayashi等在[8]合理的指标体系是科学技术评价的关键。如果指标日本建立的科技评价指标体系。HariolfGrupp等[9]体系不合理,则无论采用什么评价方法,评价结果都建立的评价国家科技政策的指标体系。不会有任何意义。这类指标体系存在反映同一科技

4、信息的多个重(1)科学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复指标,指标体系庞杂。一是国外权威机构的评价指标体系。代表性的(2)科学技术评价指标筛选方法的研究现状[1]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瑞士洛桑国际一是基于专家经验的主观筛选方法。孙兰学从[2][3]管理研究院(IMD)、世界银行(WorldBank)等科学技术评价的内涵出发对科技创新评价指标进行[10]建立的科学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筛选。专家主观筛选法存在的问题是单纯依靠二是国内权威机构的科技评价指标体系。代表指标的含义和个人经验,主观随意性强。性的有中国科学技术部建立的科技发展评价指标体二是客观的评价指标筛选方法。范柏乃等对城[4]

5、[11]系。市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进行筛选。郭冰洋筛[12]以上两类指标体系虽然权威性强,但是偏向于选农业科技现代化评价指标。赵金楼等建立了[13]宏观层面各个国家科学技术综合竞争力的评价,不科技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阶段式综合筛选方法。适合不同一国之内不同地区微观层面的评价。客观筛选法存在的问题是过度依赖于指标数据,忽三是学术文献整理得出的评价体系。代表性的略了指标的实际含义。收稿日期:2009-06-11;修回日期:2009-10-19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06&ZD039);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大项目(DUTHS2007101)作者简介:顾雪松(1984-)

6、,男,辽宁抚顺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复杂系统评价。迟国泰(1955-),男,黑龙江海伦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复杂系统评价。程鹤(1983-),女,吉林松原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复杂系统评价。第4期顾雪松迟国泰程鹤:基于聚类-因子分析的科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509·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根据科学技术评价的内与协调发展原则,通过万元GDP综合能耗、工业固涵海选与初筛指标的基础上,利用R聚类和因子分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等指标反映可持续发展原则。析定量筛选指标,建立了科学技术评价指标体系。1.2科学技术评价指标的可观测性原则根据可观测性原则初步筛选指标。删除海选指1科学技术评价

7、指标体系的构建原理标中数据无法获得的评价指标,使初步筛选后的指标满足可观测性,能够实际应用。1.1国际权威机构典型观点高频指标的海选思路1.3指标客观数据的聚类与因子分析筛选思路(1)准则层的设置:通过设置科技投入、科技产(1)通过R聚类将同一准则层内的指标分类,出两个准则层来体现国际权威机构经典观点的高频使不同的类代表科技评价的不同方面。[1-4]指标原则。通过设置科技对经济与社会的影响(2)通过因子分析筛选出各个类中因子载荷最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