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与人类健康》期末论文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期末论文

ID:37971221

大小:19.9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04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期末论文_第1页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期末论文_第2页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期末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期末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微生物与人类健康》期末论文题目:肠道微生物与肥胖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授课老师:####肠道微生物与肥胖###(##大学商学院 ####专业 ########)摘要:人体肠道共生着数以万亿计的微生物,肠道微生物在维持宿主正常生理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成分和功能变化可导致严重的肠道和全身性疾病。本文就近年来对肠道微生物与肥胖相关性的研究进行整理,希望可以给肥胖症患者提供新的可能。关键词:肠道微生物;肥胖;饮食肥胖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世界人口的12%患有肥胖,近年来肥胖人数剧烈增加,同时和肥胖有关的疾病也呈高发趋势,严重危害了

2、人类健康,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已成为现阶段对公共健康的极大挑战。1.肠道微生物与肥胖概述我们都知道,肥胖的产生和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饮食的种类又会直接影响到肠道内微生物组成,因此研究肠道内的微生物可以间接地说明某种细菌与肥胖的关系,同时警醒人们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另外,无菌动物需要更多的能量摄取才能维持与普通动物相同的体重,也说明肠道微生物可以增加摄入食物的能量利用率。肠道微生物一方面可从人体摄入的不消化寡糖类中摄取能量,另一方面可通过调节肠道上皮细胞营养吸收功能而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1]。通过相关实验表明,肠道微生物是除遗传因素和饮食影响以外导致体重增加和脂肪积聚的独立危险因素

3、。2.肠道微生物与肥胖关系研究研究表明,肥胖人群和健康人群相比,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数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肥胖和牙周病[2]。研究也表明,肠道菌群的结构也决定了其功能。硬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是胃肠道中两个主要的细菌门,与瘦小人群相比,肥胖人群的肠道中硬壁菌门的细菌数量明显增多,拟杆菌门的细菌数量明显减少[3]。给予肥胖志愿者接受一年的低脂肪或低糖食物,体重平均下降约25%,同时肠道内硬壁菌门细菌的比例也随之下降,拟杆菌门细菌比例随之上升。Ley等[4]比较了12例肥胖者和12例非肥胖者肠道微生物构成的差异,证实肥胖人群肠道拟杆菌门丰度

4、降低,而硬壁菌门丰度升高。另外,肥胖者减轻体重1年后,肠道菌群构成与非肥胖者相似。Turnbaugh等[5]对成年肥胖、消瘦双胞胎女性及其母亲(包括31对单卵双生女性双胞胎、23对双卵双生女性双胞胎和46位母亲)的粪便相关微生物群落进行基于宏基因组学策略的16SrDNA测序分析,发现肥胖者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显著降低,拟杆菌门比例降低,而放线菌纲比例升高;同时该研究证实肠道微生物群落具有家族成员聚集现象,但个体间仍具有细菌种属的差异。3.结语以上的研究证明,肥胖和肠道微生物之间确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我们是否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来缓解目前肥胖人数急剧增加的情况,比如我们通过改

5、善日常饮食来调节肠道微生物分布,从而实现对肥胖的控制,也许会为解决肥胖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参考文献】[1]WANGZi-kai,YANGYun-sheng.Intestinalmicrobiotaandhumandiseases[J].MedJChinPLA,2012,37(12):1171-1176.[2]KUMARPS,LEYSEJ,BRYKJM,etal.Changesinperiodontalhealthstatusareassociatedwithbacterialcommunityshiftsasassessedbyquantitative16Scloningandseq

6、uencing[J].ClinMicrobiol,2006,44(10):3665-3673.[3]LEYRE,TURNBAUGHPJ,KLEINS,etal.Microbialecology:humangutmicrobesassociatedwithobesity[J].Nature,2006,444(7122):1022-1023.[4]LeyRE,TurnbaughPJ,KleinS,etal.Microbialecology:humangutmicrobesassociatedwithobesity[J].Nature,2006,444(7122):1022-1023.[5

7、]TurnbaughPJ,HamadyM,YatsunenkoT,etal.Acoregutmicrobiomeinobeseandleantwins[J].Nature,2009,457(7228):480-48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