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课标悟要求

学课标悟要求

ID:37975444

大小:82.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6-04

学课标悟要求_第1页
学课标悟要求_第2页
学课标悟要求_第3页
学课标悟要求_第4页
学课标悟要求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课标悟要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学“课标”悟要求复“法律”探方法(一)学法用法【课标与考点】14.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3.1)【学习与要求】◎了解法律规范的特征,理解我国法律的本质。◎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区别和联系。【知识与观点】1.法律与道德、纪律、章程等行为规范不同,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的行为规范。2.法律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是法律的一般本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法律体

2、现人民的利益和意志。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依法治国又要坚持以德治国。【课标与考点】15.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3.2)【学习与要求】◎理解法律的作用◎培养依法做事的观念、权利观念和义务观念,以及把法律作为首要的行为准绳的观念。【知识与观点】1.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为生活订立规矩。2.法律是以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为内容的,规定人们享有什么权利、应该履行什么义务,并对不履行义务的行为予以制裁。3.法律具有制裁功能,更具有保护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通

3、过制裁违法犯罪的途径来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4.我们要增强依法做事的观念、权利观念和义务观念,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是公民法律意识的集中体现。【生活与热点】1.全国人大及常委会2007年制订或修订的一些法律:《物权法》、《义务教育法》、《劳动合同法》……,2.2007年查处的腐败问题高官。郑筱萸案、邱晓华上海社保案、113.《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发布六周年,第五个公民道德宣传日4.全国道德模范评选【典题与解题】(略)【课标与考点】16.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3.3)【学

4、习与要求】◎理解法律与未成年人的关系,识记两个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名称。◎结合实例理解判断对未成年人四种保护。【知识与观点】1.两部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是《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由于其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和不成熟、不能独立等特性,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3.家庭保护的基本内容,一是家长要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二是尊重、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和残疾未成年人;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结婚和订婚。4.学校保护的基本内容:

5、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保护未成年人在学校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5.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保护。社会保护的基本内容:A、营业性舞厅、录像厅、电子游戏厅、网吧等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B、国家鼓励创作或提供有益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作品。C、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任何方式传播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等。D、国家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智力成果权、荣誉权不受侵犯,为未成年人提供必要的卫生保健条件,做好预防疾病工作

6、等。6.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实行特殊制度;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受扶养权等。7.在受到不法侵害的情况下,社会、学校、家庭保护不能及时到位,这时自我保护就非常重要。我们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自我保护。【生活与热点】1.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2.查处黑网吧。依法打击网络淫秽色情专项行动113.自2008年起,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部免费开放。4.生活中其他能体现四种保护的实例【典题与解题

7、】(略)【课标与考点】17.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自觉抵制“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3.4)【学习与要求】◎违法行为的种类及其相应的法律责任。◎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自觉守法,避免违法尤其避免犯罪◎认清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对青少年的极大危害,自觉抵御黄赌毒及法轮功等不良诱惑。【知识与观点】1.所谓违法,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违法行为包括违反宪法的行为、违反刑法的行为、违反民法的行为、违反行政法的行为等几类,违法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2.犯罪是违

8、法行为的一种,即违反刑法的行为,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所谓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严重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刑罚当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3.一般违法和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