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液流变性测定

钻井液流变性测定

ID:37975478

大小:4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04

钻井液流变性测定_第1页
钻井液流变性测定_第2页
钻井液流变性测定_第3页
钻井液流变性测定_第4页
资源描述:

《钻井液流变性测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石油大学钻井液工艺原理实验报告实验日期:2011/4/26成绩:班级:学号:姓名:教师:同组者:实验一钻井液流变性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六速旋转粘度计的应用方法。2.掌握如何判断钻井液的流型及对应流变参数的计算方法。3.比较各流变模式与实际流变曲线的吻合程度,弄清各种模式的特点。4.掌握钻井液增粘剂及降粘剂对钻井液流变性的影响。二.实验原理1.旋转粘度计工作原理电动机带动外筒旋转时,通过被测液体作用于内筒上的一个转矩,使与扭簧相连的内筒偏转一个角度。根据牛顿内摩擦定律,一定剪功速率下偏转的

2、角度与液体的粘度成正比。于是,对液体粘度的测量就转换为内筒的角度测量。2.流变曲线类型、意义。流变曲线是指流速梯度和剪切应力的关系曲线。根据曲线的形式,它可以分为牛顿型、塑性流型、假塑性流型和膨胀性流型。为了计算任何剪切速率下的剪切应力,常用的方法是使不同流变模式表示的理想曲线逼近实测流变曲线,这样,只需要确定两个流变参数,就可以绘出泥浆的流变曲线。牛顿模式反映的牛顿液体,其数学表达式为:τ=η·D宾汉模式反映的是塑性液体,其数学表达式为:τ=τ0+ηp·D指数模式反映的是假塑性流体,其数学表达

3、式为:τ=K·Dn或Lgτ=lgK+n·lgD卡森模式反映的是一种理想液体,其数学表达式为:τ1/2=τ1/2c+η1/2∞.D1/2实际流变曲线与那一种流变模式更吻合,就把实际液体看成那种流型的流体。三.实验仪器及药品实验仪器:ZNN-D6型旋转粘度计;高速搅拌器。实验仪器使用要点:1.检查好仪器,要求;①刻度盘对零。若不对零,可松开固定螺钉调零后在拧紧。②检查同心度。高速旋转时,外筒不得有偏摆。③内筒底与杯距不低于1.3cm。2.校正旋转粘度计①倒350m1水于泥浆杯中,置于托盘上,上升托盘

4、,使液面与外筒刻度线对齐,拧紧托盘手轮。②迅速从高速到低速依次测量。待刻度盘读数稳定后,分别记录各转速下的稳定读数¢.要求:Ø600=2.0格,Ø300=1.0格。3.把水换成待测泥浆,重复2.4.继续测量静切力,方法是在600rpm下搅1分钟,然后将旋钮转到3rpm位置,把电源关上,静等1分钟后启动之,注意读取刻盘的最大值。再重新在600rpm下搅1分钟,用同样的方法读取静置10分钟3rpm下的最大值。τs=0.5×Ø3Pa.5.实验后,关闭电源,倒出泥浆,洗净内、外筒,擦干装好。注意:停转后

5、,由于静切力作用,刻度盘可能不回零,此时不需要再调零。实验药品:增粘剂KPAM;降粘剂XY-27或SD-202。五.实验步骤1.熟悉旋转粘度计的使用方法。2.检查和校正旋转粘度计。3.测量泥浆在各剪切速率下的剪切应力和1分钟、10分钟的切力(τs1和τs10)。六.实验数据处理剪切速率D与粘度计转速n对应关系:D=1.703×n泥浆剪切应力τ与粘度计读数Ø对应关系:τ=0.511Ø.利用剪切速率D和剪切应力τ画图,判断钻井液流变模式,计算相应的流变参数,了解钻井液增粘剂和降粘剂对钻井液流变模式和

6、流变参数的影响。粘度计转速n(rpm)60030020010063τs1τs10剪切速率D(s-1)1022511340170105基浆1411108653.5776.132剪切应力7.1545.6215.114.0883.0662.555基浆+增粘剂25181512658.17615.33剪切应力12.7759.1987.6656.1323.0662.5551.计算流变参数,确定流变模式:基浆:ηp=Φ600-Φ300=3(mPs)τo=0.511(2Φ300-Φ600)=4.088Pa静切力

7、:τs1=7×0.511=3.577Paτs10=12×0.511=6.132Pa流变曲线如上图,基浆流变模式为宾汉模式基浆+增粘剂:ηp=Φ600-Φ300=7(mPs)τo=0.511(2Φ300-Φ600)=6.132Pa静切力:τs1=16×0.511=8.176Paτs10=30×0.511=15.330Pa流变模式如上图,加入增粘剂的基浆流变模式为宾汉模式2.分析增粘剂对流变模式、流变参数的影响:增粘剂增加了基浆的粘度和切力,没有改变基浆的流变模式(仍然是宾汉模式),但改变了基浆的流

8、变参数,流体流动的最低剪切应力即屈服值基本没有变化,但塑性粘度(流变曲线斜率的倒数)增大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