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_免费下载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_免费下载

ID:37976872

大小:3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04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_免费下载_第1页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_免费下载_第2页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_免费下载_第3页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_免费下载_第4页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_免费下载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_免费下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地面:建筑物底层地面和楼(层地)面的总称。面层:直接承受各种物理和化学作用的建筑地面表面层。结合层:面层与下一构造层相连接的中间层。基层:面层下的构造层,包括填充层、隔离层、绝热层、找平层、垫层和基土等。填充层:建筑地面中具有隔声、找坡等作用和暗敷管线的构造层。隔离层:防止建筑地面上各种液体或地下水、潮气渗透地面等作用的构造层;当仅防止地下潮气透过地面时,可称作防潮层。隔热层:用于地面阻挡热量传递的构造层。找平层;在垫层、楼板上或填充层(轻质、松散材料)上起整平、找坡或加强作用的构造

2、层。垫层:承受并传递地面荷载与基土上的构造层。基土:底层地面的地基土层。缩缝:防止水泥混凝土垫层在气温降低时产生不规则裂缝而设置的收缩缝。伸缝:防止水泥混凝土垫层在气温升高时在缩缝边缘产生挤碎或拱起而设置的伸胀缝。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在建筑地面中铺设的绝热层、隔离层、供热做法、填充层等的总称,以达到地面辐射供暖的效果。建筑地面工程采用的材料或产品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无国家现行标准的,应具有省级住房城乡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的技术认可文件。材料或产品进场时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2、应

3、对型号、规格、外观等进行验收,对重要材料或产品应抽样进行复验。厕浴间和有防滑要求的建筑地面应符合设计防滑要求。建筑地面下的沟槽、暗管、保温、隔热、隔声等工程完工后,应经检验合格后并作隐蔽记录,方可进行建筑地面工程的施工。建筑地面工程基层(各构造层)和面层的铺设,均应待其下一层检验合格后方可施工上一层。建筑地面工程施工时,各层环境温度的控制应符合材料或产品技术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掺有水泥、石灰的伴和料铺设以及用石油沥青胶结材料铺贴时,不应低于5℃;2、采用有机胶结剂粘贴时,不应低于10℃,;3、采用砂、石

4、材料铺设时,不应低于0℃;4、采用自流平、涂料铺设时,不应低于5℃,也不应高于30℃。水泥混凝土散水、明沟应设置伸、缩缝,延长米间距不得大于10米,对日晒强烈且昼夜温差超过15℃的地区,其延长间距宜为4m~6m,水泥混凝土散水、明沟和台阶等于建筑物连接处及房屋转角处应设缝处理。上述缝的宽度应为15mm~20mm,缝内应填嵌柔性密封材料。地面应铺设在均匀密实的基土上。土层被扰动的基土应进行换填,并予以压实。填土应分层摊铺、分层压(夯)实。填土时应为最优含水量。重要工程或大面积的地面填土,应取土样,按击实试验确定最优含

5、水量与相应的干最大密度。砂垫层厚度不应小于60mm,砂石垫层厚度不应小于100mm。碎石垫层和碎砖垫层厚度不应小于100mm.炉渣垫层应采用炉渣或水泥与炉渣或炉渣或水泥、石灰与炉渣的拌合料铺设,其厚度不应小于80mm.水泥混凝土垫层的厚度不应小于60mm,陶粒混凝土的垫层的厚度不应小于80mm.室内地面的水泥混凝土垫层和陶粒混凝土垫层,应设置纵向缩缝和横向缩缝;纵向缩缝、横向缩缝的间距均不得大于6m.找平层宜采用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凝土铺设。当找平层厚度小于30mm时,宜采用水泥砂浆做找平层;当找平层厚度不小于30mm

6、时,宜用细石混凝土做找平层。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工程,铺设前必须对立管、套管和地漏与楼板节点之间进行密封处理,并应进行隐蔽验收;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水泥砂浆体积比、水泥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水泥砂浆体积比不应小于1:3;水泥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15.隔离层的铺设层数(或道数)、上翻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在水泥类找平层上铺设卷材类、涂料类防水、防油渗隔离层时,其表面应坚固、洁净、干燥。铺设前,应涂刷基层处理剂。基础处理剂应采用与卷材性能相容的配套材料或采用与涂料性能相容的冷底子油。厕浴间和有防水要求的

7、建筑地面必须设置防水隔离层。楼层结构必须采用现浇混凝土或整块预制混凝土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房间的楼板四周除门洞外应做混凝土翻边,高度不应小于200mm,宽同墙厚,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施工时结构层标高和预留孔洞位置应准确,严禁乱凿洞。防水隔离层严禁渗漏,排水的坡向应正确、排水通畅。水泥类整体面层的抹平工作应在水泥初凝前完成,压光工作应在水泥终凝前完成。踢脚线与柱、墙面应紧密结合,踢脚线高度和出柱、墙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均匀一致。楼梯、台阶踏步的宽度、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楼层梯段相邻踏步高度相差

8、不应大于10mm;每踏步两端宽度差不应大于10mm,旋转楼梯梯段的每踏步两端宽度的允许偏差不应大于5mm,踏步面层应做防滑处理,齿角应整齐,防滑条应顺直、牢固。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不应混用;砂应为中粗砂,当采用石屑时,其粒径应为1mm~5mm,且含泥量不应大于3%;防水水泥砂浆采用的砂或石屑,其含泥量不应大于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