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诺贝尔教案

21诺贝尔教案

ID:37982532

大小:3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28

21诺贝尔教案_第1页
21诺贝尔教案_第2页
21诺贝尔教案_第3页
21诺贝尔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21诺贝尔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1、诺贝尔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读懂课文,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利用本课提供的资料,为诺贝尔写一篇小传。教学难点: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到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观看诺贝尔奖颁奖视频。说说你看的是什么?2.同学们听说过诺贝尔这个名字吗?他是什么人?谁来介绍一下?3.诺贝尔奖又是怎么来的?学生交流。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诺贝尔的。(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听课文朗读录音要求:划出生字新词,思考《诺贝尔》一文向我们介绍了他的那些事迹?2.检查生字词(出示)。(1)读准字音:诺、颁、隧、瑞、摩、逝、械、锤、砸、置等字。(2)说说哪些字难写一点,你认为书写时要注意什么。指导写“机械”的“械”,“锤”。生字描红练习。(3)指名读课文。相机理解词语。(4)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记叙了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事。三、根据提示理清文章脉络。1.初读了课文,你能说说诺贝尔的主要业绩是什么吗?(一是发明了炸药,二是把自己的遗产毫无保留地捐给了科学

3、事业,设立了诺贝尔奖。板书)2.那么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两件事情。(课文第三至九自然段写了诺贝尔为发明炸药所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成就;第十自然段写了诺贝尔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3.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四、学习课文第1-2小节。1.出示。指名读,思考:第1-2小节主要写什么?(简要地介绍了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2.诺贝尔奖授奖仪式的地点和时间的确定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设定?(这样做的目的是以此来纪念伟大的发明家诺贝尔,以表达人民对他的怀念和敬佩。)说说看,你认为诺贝尔奖有什么特别之处。(荣誉高——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以获此奖为荣。时间不变——每年12月10

4、日下午4点30分。地点不变——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规模宏大——世界性盛会。)   朗读第1-2小节,读出崇敬之情。介绍第2小节的写法——设问句。人物小传。填空练习。诺贝尔是(国家)化学家,出生于年月日,于年月日下午时分在意大利逝世。(主要成就)。五、作业布置:1.读抄词语。2.练读课文。第二课时一、激情导入师:同学们,想不想到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现场去看一看?(播放2006年诺贝尔颁奖典礼实录)看完了颁奖典礼现场,你有什么想说的?同学们,现在老师要提几个关于诺贝尔奖的问题?1.诺贝尔颁奖仪式在哪举行?2.诺贝尔颁奖仪式在什么时候举行?3.为什么要在斯德哥尔摩举行诺贝尔奖

5、的颁奖仪式?4.为什么要在12月10日下午4点半颁奖?为什么诺贝尔奖地点和时间的设置如此特殊?生:因为世人对诺贝尔无比敬重。师:好,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举世瞩目的大科学家——生齐读课题:诺贝尔师:诺贝尔一生发明无数,但最突出的贡献就是发明了炸药。还记得他发明炸药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吗?生:液体炸药、固体炸药和雷管和爆炸力更大的炸药。(板书)二、学习4—9自然段师:发明炸药的这段历程,应该是诺贝尔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下面,请大家拿起笔来,一边仔细地读,一边轻轻地把这段艰辛的过程中令你深有感触的地方画出来,在旁边写下你的体会。先读,在读中体会。(一)学习第4自然段1.

6、学生读感触最深的自然段,并说体会。2.(师引导)小诺贝尔真是善良,从小便立志要造福于人。谁再来把小诺贝尔美好的愿望读一读?3.指名读。4.这也可以看出诺贝尔发明炸药的最初动机是什么?5.齐读(二)学习第6自然段生读“1864年6月3日,诺贝尔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但诺贝尔毫不气馁。”说体会。师:一个“毫不气馁”勾画出了诺贝尔的什么?过渡:是啊!通往成功的路上总是遍布荆棘,诺贝尔深知,只有“毫不气馁”,才能勇往直前!个别读———齐读,读出这种勇气和决心!(三)学习第7自然段生读“在朋友的帮助下,诺贝尔租了一条大船,在瑞典首都附近

7、的马拉伦湖上搞实验”。说体会。生读“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这几个数字告诉我们,诺贝尔做了很多次实验。可他仍然“毫不气馁”。诺贝尔的什么精神令人赞叹?我们一起来把这几个句子读一读。投影出示:“1864年6月3日,诺贝尔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但诺贝尔毫不气馁。”“在朋友的帮助下,诺贝尔租了一条大船,在瑞典首都附近的马拉伦湖上搞实验”。“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年的秋天,终于制造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过渡:从液体炸药到固体炸药,再到发明了雷管,尽管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诺贝尔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