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测试题(1)

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测试题(1)

ID:37993016

大小:77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30

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测试题(1)_第1页
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测试题(1)_第2页
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测试题(1)_第3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测试题(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测试题班级:学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图22.如图2是用照相机所拍摄的某小球在水中下落的一张频闪照片.已知水池壁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a,闪光灯每隔t时间闪亮一次(即拍摄一次).观察照片,关于小球的运动,以下判断可能的是(  )①小球从A位置到C位置的运动是匀速运动②小球从B位置到D位置的运动是匀速运动③小球从A位置到c位置的平均速度为3a/2t④小球通过D点时的速度为a/t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③④3.除夕夜,春节文娱晚会进行到午夜大家都期待新年的第一声钟响,在

2、人们敲响打钟后,会发现虽然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大钟仍“余音不止”,其原因是()A.大钟的回声B.虽然停止敲击大钟,但是大钟仍然在振动C.人的听觉“延长”了D.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周围的空气在振动图3图44.如图3为小红同学的脸庞外形和大小,通过凸透镜看她的脸庞时,不可能看见的像为图4中的()5.中国有古诗云:“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根据你掌握的自然知识和物理知识判断,月光是()A.月球自己发的光B.月球对太阳光的镜面反射形成的C.月球对太阳光的漫反射形成 D.月球对火星传来的光发生的反射形成的图5ABbACCBbADCBbA6.如图

3、5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7.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A.“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图6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C.“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播能量8.如图6所示,将发声的音叉与面颊接触,有“麻”的感觉,这使我们体会到了()A.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声音能通过固体传播C.真空不能传播声音D.声音传播是能量传播9.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7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

4、象的是()B.夏天,雨笼山峦A.春天,雾绕群峰C.秋天,霜打枝头D.冬天,冰封雪飘图710.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6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10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6km。则()A.小张速度最大B.小王速度最大C.小李速度最大D.三人速度一样大11.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眼睛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则()A.视网膜相当于光屏B.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C.所成的像可能是正立的D.所成的像可能是虚像12.小华家要定做一套家具,想要测量一下屋子的宽度,为了测量方便

5、准确,它应该选用的工具是()(两个数字分别表示量程和分度值)A.刻度尺(20cm,lmm)B.米尺(lm,lmm)C.钢卷尺(6m,lmm)D.百米绳(loom,lm)13.照相底片进行暗室加工时,所用温度计的液柱是蓝色的,而不是红色的.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暗室灯是红灯,一切看来都是红的,温度计的红色液柱在这种环境中不易看清B.温度计的蓝色液柱在红光照射下是黑的C.蓝色液柱在红光下看得更清楚D.红色液柱在红灯照射下反射白光14.图8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a物质的密度最大图8B.c物质的

6、密度最大C.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5.用质量相同的铝和铜制成体积相等的金属球,已知ρ铝=2.7×103kg/m3,ρ铜=8.9×103kg/m3,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铜球不可能是实心的B.铝球是实心的,铜球可能是实心的C.铜球是空心的,铝球一定是空心的D.铝球和铜球都是实心的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图91.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声现象.例如:笑树能发出笑声是因为果实的外壳上面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使其发声;广场音乐喷泉的优美旋律是通过传入我们耳中的.2.如图9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

7、同一木块的长度,就分度值而言,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尺不正确。从用法正确的尺上读出此木块的长度为cm。3.如果唱歌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______________;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4.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都用到了透镜(选填“凸”或“凹”),不同的是投影仪成的是像,放大镜成的是像(均选填“虚”或“实”)。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距透镜20cm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当蜡

8、烛距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上能得到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