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勒斯舞曲》教案

《那不勒斯舞曲》教案

ID:37993576

大小:3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2

《那不勒斯舞曲》教案_第1页
《那不勒斯舞曲》教案_第2页
《那不勒斯舞曲》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那不勒斯舞曲》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那不勒斯舞曲》教学目标1、通过对《那不勒斯舞曲》的欣赏,能排列出乐曲的三个乐段;知道乐曲的三个乐段都是弱拍起奏;辨别乐曲的速度。2、通过欣赏,了解乐曲所表达的人物思想感情,理解音乐表现要素对体现作品情绪所起的作用。3、了解常用的变音记号的唱法,掌握节奏。教学重、难点1、体会乐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通过评析、欣赏作品,理解音乐表现要素对体现作品情绪所起的作用。教学方法聆听、引导、演唱、交流、创作。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教材分析《那不勒斯舞曲》是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所作芭蕾舞剧音乐《天鹅湖》第三幕中的一段以小号为主奏乐器的意大利风格的舞

2、剧音乐。乐曲为三部曲式结构。在乐队全奏四小节热烈的引子后,出现了小号用小快板速度独奏的活泼而轻快的主题,这一主题每一句的节奏都是把强音放在每小节的第二拍上,形成切分节奏感,颇有特色。第二乐段的节奏型与第一乐段相近,但开始句不是十六分音符,而是用附点音符,速度稍慢而富有表现力,显得有条不紊。第三乐段速度渐快,它是热情奔放的塔兰太拉风格的舞曲,旋律由两个一组带滑音的八分音符开始,紧接着是顿音与连音相间的一大串十六分音符,速度非常快。最后乐队以全奏形式演奏塔兰太拉舞曲的尾声,把全曲推向高潮。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新课教学1、作品简介你

3、们知道作曲家是谁?你了解他的哪些作品?今天,我们欣赏的《那不勒斯舞曲》是选自《天鹅湖》第三幕即在王子成年的庆典上,来自各国的客人表演了各种风格的“性格舞蹈”。音乐故事介绍:《那不勒斯舞曲》描绘了这么一个故事:恶魔罗德巴特企图以他的女儿黑天鹅来迷惑王子,恶魔挥舞着黑斗篷,随即走出一个跳西班牙舞的女郎,一会儿又变成跳意大利舞的女郎。这个曲子就是那个女郎跳意大利南方那不勒斯舞蹈的音乐。2、欣赏全曲思考:歌曲分几个部分?每一部分有何特点?歌曲为大调式,由带重复的两个部分组成。第一、第二乐段是第一部分(前十八小节)活泼而从容;第三乐段是第二部分,采用

4、连续的、密集的十六分音符的重复,情绪更加清新欢畅、热烈奔放。1)在大屏幕上由简到繁按顺序呈现《那不勒斯舞曲》第一、第二和第三乐段的主题音乐节奏,引导学生按乐段音乐主题分别进行节奏视读。2)指导学生分析、归纳三个乐段的主题音乐在节奏上的不同之处。第一乐段:小号以小快板速度独奏的活泼而热烈,由于把重音落在小节中的弱拍,造成切分节奏的效果,使四个连续下行、节奏相同的乐句陡增生动、活跃之感。第二乐段:节奏型及音调与第一乐段相近,但开始句以附点节奏代替连续的十六分音符,显得从容不迫。第三乐段:由八分音符开始,紧接着是顿音与连音相间的一大串十六分音符,

5、速度由慢而快,热烈奔放,小号在这里充分发挥其演奏技巧。3)让学生看着曲谱听教师用钢琴弹奏各乐段音乐主题旋律(也可以随琴轻声视唱旋律),使学生在掌握节奏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和熟悉各乐段音乐主题旋律。4)聆听歌曲第一部分(前十八小节),体会弱起小节歌曲的特点,体会典型节奏型。全曲歌词只有一个“啦”字,为无词歌,演唱时口腔要打开,舌尖要轻巧而灵活。第一部分注意每小节第一拍的后半拍休止,重音在第二拍上。3、分声部练唱齐唱+女声+齐唱,用富有弹性的“la”这个音重温这段经典的旋律,来表达自由自在、乐观向上的青春气息和情感。三、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欢快

6、活泼、充满了青春活力的《那不勒斯舞曲》,大家了解了体现这样情绪的音乐作品一些音乐要素的特征(节奏、速度、力度)。像这样的音乐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也是有很多的,大家可以多多了解一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