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碳汇 应对气候变化.doc

林业碳汇 应对气候变化.doc

ID:37993682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30

林业碳汇 应对气候变化.doc_第1页
林业碳汇 应对气候变化.doc_第2页
林业碳汇 应对气候变化.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林业碳汇 应对气候变化.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低碳减排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手段已不陌生,而对‘碳汇’却是一知半解。目前,国内碳汇交易逐步兴起,所有的森林都可以做碳汇交易吗?我国林业碳汇项目的现状如何?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作为全国唯一一家林业碳汇交易试点将在本期为大家做一个详细解答。  一、所有的森林都可以做碳汇交易吗?  简单来说,如果地球上排放二氧化碳的主体是“碳源”,相反,能吸收二氧化碳的就是“碳汇”。森林由于能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碳水化合物,放出氧气,因而拥有碳汇功能。  在低碳减排大趋势下,我

2、国的碳交易市场方兴未艾。植树造林也从传统意义的绿化等功能上,新增了“碳汇交易”的内容。但什么是林业碳汇交易、如何进行等问题尚未厘清、完善的当下,有人对林业碳汇疑虑重重、翘首观望,有人则是大张旗鼓、大干快上,还有人打起了歪主意。林业碳汇交易平台如雨后春笋四处萌生。蓬勃景象背后也有着不少乱象。  国家林业局气候办常务副主任、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秘书长李怒云几年来不断对媒体说着一句话:“我心里真是着急。”  李怒云的着急不是没有原因的,森林是重要的碳吸收(碳汇),由于森林的特殊作用,越来越多的人们愿意采用林业措施来应对气候

3、变化,但是为了交易而盲目的植树造林,往往会适得其反。  “不是说随便造片森林,就可以进行碳汇交易,可以交易的碳汇必须是按照被批准的方法学来实施的林业碳汇项目。”李怒云说:“通过方法学,我们需要确定拟实施碳汇造林项目地的基线、论证额外性、计算减排量、制定监测计划等。”  再有,“只要有森林就可以卖碳汇,这是对碳汇交易的误解,能够进行交易的碳汇还必须是实施项目中森林树木所产生的净碳汇增量,也就是说项目的减排或增汇效益是额外的”。  李怒云举例说道:“那些已有的森林树木每天都会生长,生长就会吸收二氧化碳,但是这个二氧化碳

4、的增量是没有额外性的,也就是说没有腾出额外的排放空间,因此不可用于交易。还有,像是现有森林的碳储量属于存量,也不具备额外性。”  也就是说,那些符合方法学的造林再造林、森林经营项目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净增量就是能够进行交易的碳汇。对于不能交易的碳储量和没有额外性的碳汇,李怒云补充道:“因为其在减缓气候变化中也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还是需要我们保护的。”  二、林业碳汇是赚钱的生意?  温室气体减排放难度很大,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目前,通过林业措施减少碳排放已经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并达成共识的重要话题。  2009

5、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后,林业成中国承诺自主减排温室气体的三个目标之一,即到2020年比2005年增加森林面积4000万公顷,增加森林积蓄13亿立方米。开展碳汇造林已成为落实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部署和《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的具体措施。  2011年10月底,中国国家发改委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深圳等7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2013年6月18日,深圳碳交易市场正式开业,随后上海、北京、天津、广州碳市场相继开业,标志着我国碳交易市场正式步入实操阶

6、段。  国内碳交易市场的陆续启动,也为林业碳汇进入国家碳交易体系开辟了路子,林业碳汇市场前景也被广泛看好。为了尽快抓住林业碳汇这块“绿色黄金”,一些人在没搞清楚什么是林业碳汇的情况下,就飞快的成立交易机构或网站,利用碳汇的概念胡作非为。据媒体报道,有的企业毫无根据的夸大树木的生长量,夸大碳汇的收益量,如宣传“一亩林地木材可卖800元,碳汇还能卖480元,收益很高”;更有甚者设立假的碳汇基金,进行非法集资。  在李怒云来看,其实,林业碳汇并不是个赚钱的生意。“碳汇即使交易出去了,也只是森林三大效益中生态效益的一小部分

7、,何以来的高收益?”  “其实,林业碳汇是典型的生态产品。”生态产品的价值有多少,通过印度加尔各答农大教授达斯的一项研究我们可以清楚看出:一棵生长50年的大树其真实价值包括:生产氧气价值31250美元,防止空气污染价值62500美元,防止水土流失及增加土壤肥力价值68750美元,为牲畜遮风挡雨和提供鸟类筑巢、促进生物多样性等价值31250美元,创造动物蛋白价值2500美元,总计19.6万美元。然而,这颗大树实际买到市场只能有50到125美元的收入,也就是说其市场价值只有真实价值的0.3%。许多生态价值目前是难以实现

8、的。由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内外制度和政策,使得符合一定条件的林业碳汇可以交易实现其价值,但要靠其赚钱肯定是不现实的。  此外,目前在全球的100多只碳基金中,只有世界银行的生物碳基金、森林碳伙伴基金以及中国的绿色碳汇基金会是支持林业碳汇项目的。而在《京都议定书》第一个承诺期内的碳汇交易量也并不多,全球52个林业碳汇项目中中国仅占5个。  在中国,捐资造林增汇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