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人教)

《涉江采芙蓉》(人教)

ID:37995955

大小:15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3

《涉江采芙蓉》(人教)_第1页
《涉江采芙蓉》(人教)_第2页
《涉江采芙蓉》(人教)_第3页
资源描述:

《《涉江采芙蓉》(人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二)畅言教育《涉江采芙蓉》同步练习甘肃省金塔县中学常宝华◆基础知识达标1.按要求填空。(1)《涉江采芙蓉》中表现抒情主人公形象雅洁,情感纯洁美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涉江采芙蓉》选自南朝梁萧统的__________。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1)采之欲为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长路慢浩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越陌渡阡: 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4)榆柳阴后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暖暖远人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鸡鸣桑树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句子句式相同的两项是(  )。A.何以解忧B.狗吠深巷中C.采之欲遗谁D.何枝可依◆课内阅读理解◆用心用情服务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二)畅言教育阅读古诗《涉江采芙蓉》,回答问题。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

3、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4.简要回答诗人为何忧伤?5.《涉江采芙蓉》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这对全诗在营造意境上有什么作用?以花草赠给亲朋是古人常有的一种行为,你对这种行为怎样理解?6.试写出本诗的主旨。(不超过50字)7.这是一首五言格律诗吗?为什么?请说说理由。◆课后能力提升◆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溪 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8.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答: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用情服务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二)畅言教育参考答案基础知识达标1.(1)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2)《文选》 2.(1)为—遗 (2)慢—漫 (3)渡—度 (4)阴—荫 (5)暖暖—暧暧 (6)巅—颠3.AD 课内阅读理解4.①诗人远离家乡与思念的人分离;②他想回到家乡,但长路漫漫,欲归不得;③他与思念的人都深爱和思念对方,但却不能相聚。5.芙蓉,即荷花。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的感觉。屈原的作品里也视“荷”为香草,认为它具有美好的品质。因此,

5、起首“涉江采芙蓉”一句,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花草娇嫩美丽,同时又给人欣欣向荣的感觉。以花草赠亲朋,既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6.诗人借江上的芙蓉与芳草起兴,流露出对爱人的思念,并抒发了欲归不得的哀伤或惆怅之情。7.不是格律诗,虽然这首诗八句,并且双数末尾一个字都押韵,符合律诗的特点,但是律诗最大的特点是中间两联一定要讲求对偶,而这首诗的三、四、五、六句就较随意了。课后能力提升8.诗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穿”字形象地传达

6、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