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 同步练习03

《辛亥革命》 同步练习03

ID:37996027

大小:7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30

《辛亥革命》 同步练习03_第1页
《辛亥革命》 同步练习03_第2页
《辛亥革命》 同步练习03_第3页
资源描述:

《《辛亥革命》 同步练习0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8课辛亥革命一、选择题1.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的革命团体是()A.同盟会B.兴中会C.强学会D.保国会2.中华民国成立于A.北京B.南京C.日本东京D.上海3.中国同盟会的成立()A.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已经取得了成功B.大大地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C.标志着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权建立D.标志着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统治的终结4.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不包括()A.民族B.民主C.民生D.民权5.你判断武昌起义的主力是()A.工人B.学生C.军人D.农民6.下列对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2、A.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B.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7.袁世凯之所以能够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因为支持他的势力有()①清政府 ②帝国主义 ③北洋军队 ④混入革命政权的立宪派和旧官僚 ⑤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③④8.在帝国主义眼里,袁世凯的价值体现在()A.他是诚实守信、值得信赖的朋友B.他是富有政治经验、军权在握的盟友C.他是帝国主义在中国进行统治的最合适的工具D.他是一个白手起家、令人钦佩的政界英雄二、材料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

3、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可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孙中山《民报·发刊词》材料2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请回答:(1)结合材料1的内容,介绍孙中山对实现三民主义的基本思路。(2)孙中山提出的民族革命的含义是什么?他所指的“民族”是哪一民

4、族?(3)结合两段材料,说明“民权革命”的内容是什么?主张这些革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4)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在《同盟会革命纲领》中是用哪十六个字概括的?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 吾等对于袁世凯深加敬爱,愿此次革命之效果得有完全巩固之政府,与各外国公平交际,并保全内地治安之美满情形,使在中国之商务进步。此种政府,吾等将于外交上竭力相助。”——1911年11月15日英国外交部致驻华大使电文材料2 袁世凯得到孙中山的保证以后,威逼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第二天,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1912年3月

5、,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请回答:(1)材料1中的“此次革命”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当时的“治安”不“美满”吗?(2)“吾等”对袁世凯“深加敬爱”的原因是什么?“于外交上竭力相助”的目的何在?(3)袁世凯得到了孙中山的什么保证?(4)从材料2中找出有关辛亥革命成功和不成功的两方面的信息。参考答案一、1.B 2.B 3.B 4.B5.C 6.C 7.C 8.C二、9.(1)先推动民生革命成功,带动政治、社会革命一举成功。(2)推翻满族政权的封建专制统治。汉族。(3)民权革命的内容是建立民主共和的国家;目的在于“为中国

6、谋幸福”。④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10.(1)辛亥革命。所指不符合帝国主义的统治秩序。(2)袁世凯掌握着控制局势的力量,利用袁世凯维护英国的在华利益。(3)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就保举他做临时大总统。(4)清帝退位,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是,革命成果被反动的北洋军阀窃取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