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人教)

《故都的秋》(人教)

ID:37999151

大小:17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03

《故都的秋》(人教)_第1页
《故都的秋》(人教)_第2页
《故都的秋》(人教)_第3页
《故都的秋》(人教)_第4页
《故都的秋》(人教)_第5页
资源描述:

《《故都的秋》(人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二)畅言教育《故都的秋》甘肃省金塔县中学常宝华◆教材分析《故都的秋》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该单元是高中阶段所学的第二个散文单元,也是最后一个散文单元,(高中阶段所学的第一个散文单元是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册第三单元)两单元分别是写人记事散文和写景状物散文。本单元学习写景状物散文。《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我之色彩”,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表现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也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景抒情方法的典型。《

2、故都的秋》安排在《荷塘月色》讲读课文之后,同时安排在课外自读课文《囚绿记》之前,它是教师“教”到“不需教”的过渡,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由“扶”到“放”的过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自由诵读,借助关键句,自主概括故都秋天的特点,至少95%的学生达到;2.有感情的诵读课文,小组合作,找出景物描写的语段,归纳景物描写的2—3个方法;3.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究推断“情景交融”手法2—3个特点及表达效果;4.仔细观察,以“校园的秋天”为题,用“情景交融”的手法仿写,不少于500字。【过程与方法目标】用心用情服务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二)畅言教育1.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

3、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2.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眼中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原因,并由此理解作者对故园故国的眷念。◆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本文是怎样紧扣“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的,又是怎样通过联想来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的;2、理解本文的脉络结构。领略故都的秋色、秋声、秋味,把握作者既喜爱又悲凉的复杂情感。【教学难点】品味形象化的语言,体会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秋色、秋声、秋味的描述。◆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对课文进行批注;3、学生

4、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作者郁达夫的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故都”两字表明描写的地点,带有深切的的眷恋之情,“秋”字明确描写的内容,题目很深沉。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诗宋词和小说杂剧。曾赴日本留学,与郭沫若等发起创造社。1921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的影响。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用心用情服务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二)畅言教育。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

5、腊岛坚持抗战。1945月被日本宪兵杀害。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本文写于1934年8月。由于种种原因,郁达夫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一些很好的散文。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检查学生课文批注情况,投影并点评。三、品读课文,赏析语言(一)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主要是从哪个方面来写故都的秋?请用一字来概括。明确:味。(板书)⑴此问要求学生首先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回答此问无须作太多理性分析,凭语感即能得出答案,“味”字在全文出现达八处之多。⑵若学生思维过于分散,讨论与答案差异较大,可提供几个答案供学生

6、选择。如:色、声、形、味、实、情,课文虽也写了上述方面,但主要是写秋之味。(二)读第1、2自然段,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明确:北国的秋——清、静、悲凉南国的秋——慢、润、淡此问旨在训练学生的文字概括能力,答案均可在文段中找到。(三)读第3~11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1、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果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来记叙的呢,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明确:既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应该说,是无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读起来

7、却觉得很自然,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静、悲凉”这么一个共同点,作者正是以“清、静、悲凉”这个景物的共同点把这些景物组织在一起的,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⑴此题有意要引起学生的争论,题目以选择问答的形式设置一个非此即彼的圈套,看学生能否跳出思维的二维空间。⑵通过争论,可使学生加深对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特点的认识,此为本课教学重点。⑶为了方便学生讨论,可在讨论前板书:秋花——色秋槐——形秋蝉——声秋雨——味用心用情服务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