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练习】《新文化运动》(历史人教版八上)

【基础练习】《新文化运动》(历史人教版八上)

ID:37999434

大小:33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4-30

【基础练习】《新文化运动》(历史人教版八上)_第1页
【基础练习】《新文化运动》(历史人教版八上)_第2页
【基础练习】《新文化运动》(历史人教版八上)_第3页
【基础练习】《新文化运动》(历史人教版八上)_第4页
【基础练习】《新文化运动》(历史人教版八上)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础练习】《新文化运动》(历史人教版八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畅言教育《新文化运动》基础练习1.1915年,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的人物是()A.蔡元培B.陈独秀C.李大钊D.鲁迅2.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剪断了其枝叶,辛亥革命是砍断了树干,但树墩还在,还会萌发。为了不让“树墩”萌发,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A.戊戌变法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北伐战争3.“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文中的这次“文化启蒙运动”的主要阵地是()A.

2、《新民丛报》B.《民报》C.《新青年》D.《新华日报》4.1916年5月,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一文中疾呼:“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材料表明李大钊主张()用心用情服务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畅言教育A.提倡科学,反对迷信B.提倡人性,反对神学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5.1920年秋开始,全国各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课本都改成了白话文,到1922年冬季,所有的文言文课本一律废止。这与下列哪一事件的大力倡导有关()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文学革命6.下图是反映新文化

3、运动的一幅漫画。根据漫画可知,这场运动是()[来源:]A.反帝爱国运动B.农民革命运动C.思想解放运动D.无产阶级革命7.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材料中的“启蒙之水”是指()A.师夷长技B.实业救国C.救亡图存D.民主科学8.1923年,梁启超曾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这句话揭示了()A.维新派主张建立共和国B.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然性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来]D.辛亥革命

4、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9.“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是()A.维新思想开始传播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C.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D.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用心用情服务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畅言教育10.陈独秀曾说:“其实孔子精华,乃在祖述儒家,组织有系统之伦理学说……在宗法社会封建时代,诚属名产,吾人所不满意者,以其为不适于现代社会之伦理学说,以为文明改进之大阻力耳。”可见陈独秀()A.提倡科

5、学,反对迷信B.提倡人性,反对神学C.排斥传统文化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1.“为雪心头恨,而今作禁囚。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B.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动C.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12.如图反映的内容是关于下列哪一事件的原始资料()A.五四运动B.北伐战争C.中共一大D.遵义会议13.五四运动中,各个阶级和阶层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其中运动后期的主力军是()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青年学生14.“国内

6、专电:免曹(汝霖)令已下。”据此电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A.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B.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C.五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D.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新青年》材料二: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用心用情服务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畅言教育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

7、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狂人日记》材料三:倡导新文化的人们对中西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偏向。如常常把中西的问题视作是非的问题,甚至全盘否定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在重新审视旧传统旧观念时也往往是批判的激情多于批判的理性。但他们代表了那个时候最进步的认识。[来源:学&科&网Z&X&X&K]——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材料一中提到的“德、赛两先生”具体各指什么?结合所学指出“我们”具体有哪些人?(至少写出两位)(2)材料二出自谁的作品?请指出材料二最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3)材料三中作者对新文化运动持什

8、么观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你认为我们应如何对待中华?用心用情服务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畅言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