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少帅张学良

品读少帅张学良

ID:38000657

大小:11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4

品读少帅张学良_第1页
品读少帅张学良_第2页
品读少帅张学良_第3页
品读少帅张学良_第4页
资源描述:

《品读少帅张学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品读少帅张学良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查阅有关历史资料、观看影片、阅读文学作品等方式,收集中国近代史上重要任务——张学良的有关材料,并进行任务介绍和事迹评述。提高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能力、历史阐释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加深对当时历史时代的了解和认识。历史总是在不经意间前行,有的人通过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爱国情怀,被历史铭记;有的人默默无闻的生存,被历史遗忘;有的人一心想着个人富贵得失,渐渐迷失自我……一次偶然的机会,自己有幸看到了张学良的人物传记,仰慕与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张学良,字汉卿,号毅庵,辽宁海城人,生于一九零一年六月一日,奉系大军阀“东北王”张作霖的长子,其惊险的一生是具有极富有的传奇

2、色彩,将永远被历史所铭记。张学良于1917年在其父张作霖军中服役,1919年就读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一年后毕业,在张作霖手下任职,并迅速得到提升。1928年6月4日,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张学良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开始统治东北,张作霖被炸死后一星期,“东北易帜”并同时宣布服从南京国民政府的果断行动,显示了张学良极强的军事才能。同年7月1日,张学良向国民政府发出《绝不妨碍统一电》,促使中国从形式上走向统一,后被国民政府任命为陆海空军副司令、东北边防司令长官。1929年7月,张学良欲取消苏联在东北的特权,查封哈尔滨苏联商业机构,开始着手收回中东铁路。8月14日,斯大林命令苏联军队沿中东

3、路一线向东北进攻,张学良领导的东北军败给苏军。张学良被迫在伯力签订议定书,恢复苏联在中东铁路的特权。在世界经济危机的环境下,在南满拥有铁路特权的日本和长期处于内战状态的中国发生冲突的可能性逐渐升高了。1931年7月6日,张学良电告东北政务委员会说:“此时如与日本开战,我方必败。败则日方将对我要求割地偿款,东北将万劫不复,亟宜力避冲突,以公理为周旋”。是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驻守北大营的一万多名东北军将士因遵循张学良的严令没有抵抗。蒋介石电令张学良不许抵抗,于是张学良要求其率领的东北军力避冲突、退守锦州,日军很快便侵占了东三省全境。日军为取得更大利益,于当年9月1

4、8日突然对东北军发动攻击。在不抵抗命令下,东北军撤出东北,日本策划的伪满州国成立,从此东北数千万民众开始遭受日本长达14年之久的残酷统治和掠夺。抗战胜利后,每年的9月18日都被中国人视为国耻日!对于张学良将军在“九一八”3事变前在东北实行的不抵抗政策惹许多人都很不理解,但是我很想说,虽然将军存在失误,但是看待事情应该用辩证的思维,而不能一概而论,邓小平同志在评价毛泽东同志的一生时曾说过,评价一个人不能因为他的一次错误就否定他所有的贡献。以下是我对先生不抵抗政策的看法,希望大家能对他的一生有更好的理解:“九一八”事变为蒋介石一贯的“不抵抗政策”所致。近年的研究表明,实际上“不抵抗政策”是张学良和

5、蒋介石在面对日本威胁问题上的共识。张学良之“不抵抗”,是由于东北军没有能力单独抵抗日本的军事攻击,日本最希望能够挑起战端,所以不断升级挑衅行为,而张一旦与日本开战,他也不可能得到任何来自中央政府的支援,结果只会是丢掉东北的领土和损耗自己的军事实力,所以他严格命令军民百姓“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不给日本人挑起战端的借口;而蒋介石之“不抵抗”,则是为了贯彻他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路线。在“九一八”事发当时,乃是张学良下令撤退,而蒋介石日记表明其迟至9月19日晚才从上海方面得知“事变”消息。张学良自己也在晚年口述的回忆录中说“是我们东北军自己选择不抵抗的。我当时判断日本人不会占领全中国,我没认清他

6、们的侵略意图,所以尽量避免刺激日本人,不给他们扩大战事的借口。”1936年12月12日发生的“西安事变”,以及此前东北军与中共领导下的工农红军建立的统战关系,是张学良对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如果没有这些,那么当时的抗战局势将向何方发展确实难以预料。如果没有这些,那么中共及其领导下的红军能否在陕西立足并取得日后的迅猛发展也很可能是个未知数。从这个意义上说,张学良不仅对于中国抗日战争的早日胜利,而且对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完全配得上“伟大的爱国者”、“民族英雄”这样的称号。他被蒋介石软禁了五十多年,许多志向再也无从实现。这种丧失自由的生活,对于他这样一个胸

7、怀大志、才干突出、当时正值盛年的人来说,其痛苦岂能以语言来表达?因此,张学良是一个悲情英雄。在值得我们敬仰的同时,更是极为令人扼腕。有诗人《题张学良将军第一幽禁地》诗:“为邦兵谏死何哀,臣道终缧不世才。苍坡受旨观书处,抗日频传捷报来。”(《载敬堂集·江南靖士诗稿》)要言不烦地反映了将军兵谏目的和为中华民族抗日救亡运动所付出的牺牲及其历史功绩。通过对张学良一生的深入了解,我学到了许多终身受益的思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