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人教)

《命题》(人教)

ID:38002001

大小:335.5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3

《命题》(人教)_第1页
《命题》(人教)_第2页
《命题》(人教)_第3页
《命题》(人教)_第4页
资源描述:

《《命题》(人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民教育出版社A版高二(选修2-1)畅言教育《命题》◆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命题。全课的内容分成两大部分:先介绍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构成,再根据定义判断给定陈述句是否为命题,并判断命题的真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构成,能判断给定陈述句是否为命题,能判断命题的真假,能把命用心用情服务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A版高二(选修2-1)畅言教育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过程与方法目标】多让学生举命题的例子,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学生

2、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地解决问题。2、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交流探索,能用联系的观点认识问题,对数学学科方法有所认识,能对数学学科产生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命题的改写【教学难点】命题概念的理解◆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课件2页)1、谈话: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初中学过的命题的定义是什么?命题由哪几部分组成?数学中的定义、公理、定理都是命题吗?怎样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显示课件第2页)二、新课讲授(课件3-13页)(1)问题探究一:命题的

3、概念(显示课件第3-7页)①谈话:下面语句的表述形式有什么特点呢?你能判断它们的真假吗?②命题的概念—定义谈话:根据例题,我们可以引出命题的概念,在数学中,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③命题的概念—典例展示用心用情服务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A版高二(选修2-1)畅言教育④命题的概念—练一练谈话:大家做一下这几个题目。下面的语句是什么语句,是命题吗?(1)7是23的约数吗?(2)立正!(3)画线段AB=CD;(4)x>5.⑤命题的概念—规律总结谈话:判断一个语句不是命题,看它是否符

4、合以下两个条件:是否是陈述句;可以判断真假。(2)问题探究二:命题的形式(课件第8-9页)①谈话:命题的一般形式为“若p,则q”,也可以写成“如果p,那么q”,也可写成“只要p,就有q”的形式。②命题的形式—典例展示(3)问题探究三:命题的改写(课件10-13页)①谈话:有一些命题表面上不是“若p,则q”的形式,但可以写成“若p,则q”的形式。②命题的改写—典例展示③命题的改写—规律总结④练一练谈话:大家做一下这几个题目。将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并判断真假(1)负数的平方是正数若一个数是负数,

5、则这个数的平方是正数.(2)相似三角形全等若两个三角形相似,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3)能被2整除的整数是偶数若一个整数能被2整除,则这个整数是偶数.三、课堂练习(课件14页)谈话:大家做一下这几个题目。1.“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相思》诗,在这4句诗中,可作为命题的诗句为(  )用心用情服务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A版高二(选修2-1)畅言教育A.红豆生南国    B.春来发几枝C.愿君多采撷D.此物最相思2.下列语句为真命题的是()A.-2014不是偶数B.0和负

6、数没有对数C.正比例函数是增函数◆教学反思D.无理数的平方是有理数略。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