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导学案)

短文两篇(导学案)

ID:38005227

大小:7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4

短文两篇(导学案)_第1页
短文两篇(导学案)_第2页
短文两篇(导学案)_第3页
短文两篇(导学案)_第4页
短文两篇(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短文两篇(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垸中学八年级语文备课组123678大垸镇中学语文学科导学案年级:八年级主备人:李敏审批:课题课型课时使用者上课时间《答谢中书书》预习展示二课时学习目标1 、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背诵课文。 2、品味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 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3、感受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学习重点感知景物描写方法,体验归隐情趣。学习难点感知景物描写方法,体验归隐情趣。一、情景导入  二、了解文章的题目和背景 1.题解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2.作品背景: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

2、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3.走近作者: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陶隐居。南朝齐梁间文学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好读书,喜道术。20岁前曾担任诸王的侍读,37岁(齐武帝永明十年,公元492),辞官隐居于句容茅山,继续钻研学问,炼丹习道,并遍游名山,寻访仙药。粱武帝萧衍早年曾和他交游,即帝位以后经常向他咨询国家大事,时人谓为“山中宰相”。著有《陶隐居集》。 三、明

3、确学习目标     四、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 (1)教师示范朗诵,学生听读,掌握字音、节奏。 (2)学生大声朗读,品味四字句的节奏。 (3)选一学生展示朗读课文,其余同学点评。 (4)学生齐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质疑答疑。    内容如下: 四时俱备:晓雾将歇:夕日欲颓 :  沉鳞竞跃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译为:3、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理清背诵思路(介绍你背诵的窍门)   本文虽属山水小品文,可是

4、作者仍精心布局,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看看应该如何分才好?三部分之间有何联系? 明确:全文可分三部分。开头“”总领全文。中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再俯瞰“”,接着平视“”“”,最后分“”与“”两层来写。结尾以总括前文。   结合上面的思路分析,学生自己背诵,然后在学习小组内展开背诵竞赛,看谁背的又快又准确。 五、赏析写景,体验感情  1 、找出文中写景的语句,体会其写景的特点。  提示从以下几方面赏析:描绘的景物;优美的意境;点睛之词。 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教师稍加点拨。    明确:作品首先为我们呈现了山水相映之美。“”,巍峨的山峰耸

5、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    其次是缤纷的色彩美。“”,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山青水绿固然清幽雅静,但色调单一却使人感到冷寂。石壁壁立千仞,五色争辉;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锻上缀以碧玉翡翠。    第三是晨昏变化之美。“”写的是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时,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是一幅多么热烈欢快的晨景,又是一幅清静幽寂的暮景。    三种美交替出现,构成一幅

6、美丽迷人的山水画轴。  2 、“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作者是如何以景传情的?  本文作者用寥寥数笔,描绘了一幅的画卷,其间景物色彩灿烂,生命勃发,灵动飞扬。通过、、的变化,觉、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的志趣。  3 、作者以感慨收束全文,你能说说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言简而意蕴。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并深感自豪,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学生分析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结合背景拓展延伸(链接妙诗欣赏)附录: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7、陶弘景 山中何所有? 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品评】  这是陶弘景隐居之后回答齐高帝萧道成诏书所问而写的一首诗。首句即照应题目。齐高帝之问,带有劝其 出山之意,颇不以弃功名、隐林泉为然。而诗人则平平淡淡地回答:“岭上多白云”。话虽简淡,含意却很深。 是的,山中能有什么呢?没有华轩高马,没有钟鸣鼎食,没有荣华富贵,只有那轻轻淡淡、飘飘渺渺的白云。 在述恋利禄的人看来,“白云”实在不值什么;但在诗人心目中却是一种超尘出世的生活境界的象征。然而 “白云”的这种价值是名利场中人不能理解的,唯有品格高洁、风神飘逸的高士才能领略“

8、白云”奇韵真趣。  所以诗人说:“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言外之意,我的志趣所在是白云青山林泉,可惜我无法让您 理解个中情趣,就象山中白云悠悠,难以持寄一样。 言词间颇替齐高帝感到惋惜。——诗人以这种委婉的 方式表达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