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导学案

《燕歌行》导学案

ID:38006659

大小:27.6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3

《燕歌行》导学案_第1页
《燕歌行》导学案_第2页
《燕歌行》导学案_第3页
《燕歌行》导学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燕歌行》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汉阳一中导学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2017年10月15日燕歌行(教师版)编写人涂思嘉教学目标: 1.了解边塞诗的特点及风格。 2.深入理解诗作丰富的思想内涵。 3.赏析对比手法的作用。第一部分自主学习一、有关边塞诗1.边塞诗形成的原因:唐开元、天宝年间,唐朝和突厥、回纥、吐蕃之间,在我国北方连年有战争。对于唐的战争,当时的诗人,一般是不反对的,因为是卫国战争。对于参加这些战争的将士,又常常歌颂他们为民族英雄,认为他们是为国死节,不是为了贪功受赏。盛唐文人们多热衷于功名,渴望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从军边塞为国立功,成为文人求取功名,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理念,

2、而且他们也很向往新奇的边疆生活、边塞风光。在诗歌创作上,他们融入了这样的所见、所闻、所感,形成了一个创作流派,这就是边塞诗   2.边塞诗的主要内容①描写边塞风光、异域风情。②反映边塞战争生活的艰苦和军旅生活的种种体验。③抒发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和不满现实的情绪。④征人、思妇的离愁别绪,厌战怨征。3.边塞诗中常见的意象边塞诗中常见的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事意象: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斧钺刀铩、雁飞鹰扬、箭飞马走。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胡羌羯夷指少数民族)碛西轮台龟兹夜郎;天山、阴山、受降城

3、、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4.代表作家:高适、岑参、王昌龄等5.艺术特点:格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境界阔大、雄奇壮美。二、作者简介:高适(约700—765),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县人,世称“高渤海”,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早年和李白、杜甫共游梁、宋,落拓失意。他的诗歌以古体见长,尤长于七言歌行和五言古诗,《燕歌行》即为著名代表作。其作品集为《高常侍集》,《全唐诗》存诗四卷。。其边塞诗感情激昂,意境雄浑,气势奔放。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高适的诗风现实主义多于浪漫主义。在描写边塞的战斗生活时,他侧重于表

4、现战斗的激烈、艰苦和对士卒的同情,在《燕歌行》中,他就将沙漠的荒凉环境,激烈的战斗气氛,士兵的复杂心态等的思想内容融为一体,形成了雄厚豪健、悲壮浑朴的艺术风格。他的一些赠别诗,如《别董大》、4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会努力,而是努力了才能看到希望。《别韦参军》也具有他的边塞诗豪迈动人的气概三、文题“燕歌行”,是乐府古题,也就是汉魏乐府音乐中一支曲调的名称。“燕”是战国时期一个国家的名字。“歌行”是一种诗体,属“古体诗”。句数及每句字数无定,音节格律比较自由,易于叙事抒情,一般篇幅较长。“燕歌行”传统题材是写思妇征人的怨旷之情或者渲染边塞苦寒的处境和戍卒生活的艰苦,内容

5、多写燕赵边塞之事。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张守珪当时担任着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的要职,主持北边第契丹的军事;史载他曾隐所部将领的败状,而向朝廷妄奏有克捷之功。所以此诗含有讽刺张守珪的意思,具有明确的现实针对性。高适在创作此诗之前不久,曾经怀着豪情壮志,到蓟北一带漫游,寻求报效国家的机会。当时,那里正是唐朝与契丹对峙的前沿地区,形势紧张,是用人之地。由于当地军政官僚们堵塞贤路,高适的愿望无法实现,但他对边塞地区的现实状况是了解的更加具体、更加透彻了。将帅不恤士卒,指挥无能,欺君邀赏,高适对此感慨颇深,因写此篇。四、自由朗读,正音燕歌行()摐金伐鼓()旌旆()逶迤()

6、碣石()塞草腓()戍守()蓟北()五、结合注释,明确大意东北边境上的烽烟尘土蔽日遮天;将领们为扫平凶敌辞家上了前线。好男儿本看重驰骋沙场为国戍边;汉家天子对这种精神又格外赏识。敲锣打鼓队伍雄赳赳开出山海关;旌旗蔽日在北方的海边蜿蜓不断。校尉自大沙漠送来了紧急的军书;说是单于把战火燃到内蒙的狼山。山川景象萧条延伸到边境的尽头;敌骑侵凌来势凶猛犹如狂风暴雨。战士在前线厮杀一半死来一半生;将军仍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北方沙漠到了秋末尽是萋萋衰草;暮色降临孤城能战守兵越来越少。将士身受皇恩常不顾顽敌而死战;尽管竭力奋战仍未解除关山重围。战士们身穿铁甲辛苦地久戍边疆;家

7、中妻子一定泪如玉箸时时感伤。少妇们在长安家中恐怕哭断了肠;征人们在蓟北边防枉自回首故乡。边疆朔风凛冽要想回乡那能飞渡;疆域旷远迷茫是人世间仅有绝无。晨午晚三时都杀气腾腾战云弥漫;夜里频传的刁斗声叫人听了胆寒。你我相看雪白的战刀上血迹斑斑;自古尽忠死节岂能顾及功勋受赏。4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会努力,而是努力了才能看到希望。君不见沙场上尝尽征战苦的士兵;至今仍然怀念西汉时的李广将军。六、梳理层次结构,概括内容前八句写出师;(烘托气氛)九至十六句写战败;(揭示原因)十七句至二十四句写被围;(刻画两地相思之苦)最后四句写死斗;(歌战士贬将帅,提出心愿)。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

8、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