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若琴弦》导学案

《命若琴弦》导学案

ID:38007116

大小:3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2

《命若琴弦》导学案_第1页
《命若琴弦》导学案_第2页
《命若琴弦》导学案_第3页
《命若琴弦》导学案_第4页
《命若琴弦》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命若琴弦》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命若琴弦》导学案【学习目标】1、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体会本文深沉诚挚的情感2、理解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3、学习深入挖掘小说主题的方法【教材助读.如何深入挖掘小说主题】小说的主题是作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是小说的题旨和思想内容的集中体现。换言之小说的主题就是对社会生活的高度概括和实质揭示,而人物的塑造、情节的构思、环境的设置最终都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那么,应当怎样去理解和概括小说的主题呢?1、从创作意图理解小说主题由于读者个人的生活环境、人生阅历、文化修养和个性气质的不同对同一部作品的评

2、价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也就成为理解小说主题的重要途径。这就给了我们一把解读的钥匙,让我们能很好地把握这篇小说的主题含义。2、从题材中去挖掘主题题材中蕴含着主题,是主题分析的重要材料和依据。鲁迅的小说《药》,写了茶馆主人华老栓买人血馒头为儿子小栓治病的故事,意在揭示在封建制度下人民受统治阶级麻痹毒害而陷入愚昧无知,革命者为了解放民众而献出生命,民众不但不理解他,反而吃他的血。这样,题材的意义就不仅揭示民众的麻木不仁,而且说明资产阶级革命者的悲哀。假如小说中被杀的不是革命者而是一般人,或是普通强盗,那么

3、主题就会是另一种了。3、从写作背景寻主题一部作品所反映的主题,总是与作家的身世、生活、思想感情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分不开的。因此,我们在理解小说主题时,必须“知人论世”,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揭示小说主题。鲁迅先生指出,《水浒传》与《施公案》《彭公案》《三侠五义》的思想内容之所以不同,是和时代有关的。“《水浒》中人物在反抗政府;而这一类书中的人物,则帮助政府,这是作者思想的大不同处,大概也因为社会背景不同之故罢”。假如不理解时代背景对作者的影响,从而造成对题材处理上的这一不同,也就不可能理解《水浒》的深刻主题

4、。4、抓中心句来分析主题5有些小说的主题直接体现在文中的某个句子或某段话中,阅读时我们可以在文中直接找出表现主题的句子。中心句一般是抒情议论性语句,往往位于篇首或篇尾,或者是几个片断之间的过渡性语。如鲁迅小说《故乡》,其主题就是结尾一句话——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5、通过人物形象分析主题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小说表现主题的重要手法。每一个形象的塑造都是有其目的的,分析时假如能抓住人物形象,把作者塑造这个形象的目的揭示出来,就能顺利分析主题思想。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的形象,就体现着作

5、家对生活的熟悉和情感态度: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中!小说中的人物有主要人物,也有一些线索人物、陪衬人物等次要人物。在分析作品主题时,要充分考虑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如《孔乙己》作者通过酒店小伙计的观察,写出了酒店老板、短衣帮、官员对孔乙己的不同态度,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文人的毒害和世态炎凉,麻木不仁的群众。6、从细节描写探究主题典型的细节描写是作品的血肉,有了它,人物形象就会丰满感人;丢了它,就会干瘪乏味。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在山神庙的细节“入得庙门里,再把门掩上,旁边只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

6、了门”,为下文陆谦等人“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埋下了伏笔,因此陆谦等人只好站在庙门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这就“逼”林冲奋起反抗。7、从情节发展看主题从情节中理解主题同样也是小说鉴赏中被经常运用的方法。例如一篇写人们的想象力是如何丢失的小说《智力测验》,给我们的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分别看“O”这个图形,问:“这是什么?”结果大多数中学生说是“零”或英文字母“O”;小学生除此之外还有回答是个“面包圈”“眼睛片”;而所有的大学生对这个问题都不屑一顾,甚至一起起哄。再到某政府机构去采访,结果小官员看着大官员

7、,大官员又向秘书求救。而同样的问题幼儿园的小朋友却说了许多成人、中学生、小学生根本没有想到的东西——“是眼泪”“是肚脐眼”“是围棋”“是表”等等。通过情节发展的一系列展示了想象力就是这样一点一点流失的,发人深省!8、从典型环境分析主题5环境描写不管它的直接作用如何,最终是为表现作品主题服务的。所以,我们应从作品的环境描写中揣摩作品的主旨。小说《祝福》中祥林嫂人生悲剧与社会环境(人文环境)有直接的关系:鲁镇的一般民众都表现得冷漠、麻木、无情,特别是鲁四老爷这个封建思想的捍卫者,彻底毁灭了祥林嫂的生存信心。可见,中国两千多年来

8、的封建思想对国民的毒害是多么深!9、从语言的情感色彩看主题小说的主题,虽然作者极力使它不显露出来,但作者在行文中总是要对自己所揭示的矛盾,以及所描述的人物等表现出一定的褒贬倾向或情感色彩。余秋雨的《信客》,写了两代信客的命运,着重刻画一个受人敬重的信客形象。但这种情感作者始终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故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