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课堂上教师用语如何发挥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小课题课堂上教师用语如何发挥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ID:38010796

大小:3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4

小课题课堂上教师用语如何发挥对学生的激励作用_第1页
小课题课堂上教师用语如何发挥对学生的激励作用_第2页
小课题课堂上教师用语如何发挥对学生的激励作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课题课堂上教师用语如何发挥对学生的激励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堂上教师用语如何发挥对学生的激励作用舒兰十六中学杨宝华一、课题的提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因此教学评价要以激励学生和关注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的,评价要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学。国内各级各类学校对语文课堂评价有或多或少的研究,也告诉我们课堂评价的重要性。但研究的范围基本上都很宽泛,没有很强的针对性。而本课题的研究就界定为对中学语文教师的课堂用语对学生激励作用这一方面的研究。二、课题研究(一)理论依据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

2、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的确立,突出语文的文化内涵的教育意义,突出了语文学科对于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所承担的任务强调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这使语文学科更加关注学生与发展的主体——学生。即教学所关心的不仅仅是人能获得多少知识、认识多少事物,而是人的生命意义经教学得到彰显和扩展。融合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中学语文教学,在突显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思想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堂的教师用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3、。 目前,国内各级各类学校对语文课堂的教学评价都有或多或少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研究的内容比较宽泛,没有很强的针对性。因此,我们选择了其中的一方面———中学语文教师的课堂用语对学生激励作用这一课题来进行研究。  综上所述,我们对“课堂上教师用语对学生激励作用”这个课题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是有必要的,符合时代与社会进步发展的需要,符合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二)教学实践课堂上教师用语如何发挥对学生激励作用?我选择胡适《我的母亲》一课。本课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学习生字词。2、从文章所写的具体

4、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与感激之情。3、以本文为例,学习记人文章的阅读解答的方法。计划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了解作者,检查字词,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第二课时教学过程积累导入3母亲的笑容,是世界上最和煦的春风;母亲的皱纹,是艰辛岁月里风霜雪雨的刻痕;母亲的汗水和眼泪,是世界上最名贵的珍珠;而母亲的画像,是勇敢和坚韧的象征古往今来,有无数文人墨客抒写了他们所感受到的温情似水的母爱,胡适先生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

5、亲深切的怀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我的母亲》一文,感受伟大而又温馨的母爱。自主探究1.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些事?这些事分别表现了母亲什么品性?本题设计的意图是归纳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1)、作者评价法:就是从作者对人物的抒情、评价中分析、总结。我们对人物的褒贬与评价应与作者一致。2)典型事例表现法从文中所记叙的典型事例中总结归纳人物性格或人物形象的方法。答题格式:通过人物——(人物的所作所为),可以看出xxx是一个——的人3)正面表现法正面描写包括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4)侧面表现法从对其他

6、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中,烘托出人物——的性格。人物性格(形象)的表述方式:一般用二字词语或四字词语(尽量用到三个以上),还要注意从多个角度来概括。2.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3.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给“我”带来哪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呢?此题设计意图是提示筛选信息的方法:第一步:寻找相关段落第二步:提取关键词语4.对于这样一位给了“我”极深影响的母亲,作者怀着怎样的感情?你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的?此题设计意图是寻找归纳主旨情感句:

7、通常出现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段首或段末。5.文章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那是不是前三段内容与本文的主题无关呢?为什么?此题设计意图是讲解句子作用的方法:内容上:写了——表达了——结构上:结尾作用:总结全文/收束全文;前后照应;篇末点题等。明确: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征和童年生活,既写了同年生活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了环境与教育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前三段不仅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相呼应。6.拓展延伸作业1、向你推荐:胡适《尝适集》老舍《我的母亲》朱

8、德:《回忆我的母亲》赵丽宏:《母亲和书》2、搜集有关“母亲”或“母爱”的俗语、格言或诗歌。此环节设计意图是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三)策略研究1.丰富评价语言,融入师生真情。2.构建“和谐课堂”,实现平等对话。3.坚持正面引导,寻求“鼓励”效应。4.抓好课堂主阵地,注重全面评价3三、成效与反思苏霍姆林斯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课堂上教师用语对学生激励做样的研究,落实了“课标”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