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

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

ID:38012028

大小:1.19 M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3

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_第1页
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_第2页
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_第3页
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学科生物年级七年级教学形式讲授教师王漫江单位长沙市一中课题名称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渴望了解生物的各种生命现象但抽象思维略有不足,而且思维活跃,能够通过电视、网络和报纸等获得一定的认知,但学生缺乏生活经验,知识有限,对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具体运行过程没有具体的认识。在学习了血管,血液,心脏等知识的前提下,利用学校已有的资源,尽可能地满足学生自我探究的欲望,以小组讨论的模式来学习人体血液循环的相关知识,这样不仅有利于巩固前面的知识,还更容易理解并掌握本节知识

2、。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正确概述人体的血液循环的过程,掌握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2.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理解在血液成分在循环途径中发生的变化;3.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二)能力目标1.通过组织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探究能力;2.通过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3.通过多媒体的辅助,训练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有关知识,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奇妙,树立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建立科学的价值观。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约5分钟)1

3、.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内容。采用小组抢答方式,进行评比。2.播放一段视频,讲解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目的】教师通过播放视频,为学生探究设置情境,既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二)突出重点: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大约10分钟)1.教学课件展示体循环途径途径(必要时多放几遍,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境)→设置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总结体循环路径:问题1:体循环是由心脏的哪一腔开始?血液流经何处?最后流回心脏的哪一腔?两条循环途径的交汇点在哪里?问题2:在体循环过程中,血

4、液成分有哪些变化?在何处发生的变化?2.利用同样的方式学习肺循环:问题1:肺循环的起点、止点及大致路径?问题2:在肺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有哪些变化?在何处发生的变化?3.总结两条循环的路线图→设置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问题1:两条循环途径的交汇点在哪里?问题2:两条循环途径的相同点和区别点?→学生仔细观察总结出的循环途径→思考,寻找规律→找出规律后进行实战演练,亲手绘制循环图→思维升华,突出重点。【目的】新课标中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在实现知识目标的同时,还要注重学

5、生能力的培养,使之终身受益。(三)突破难点:在循环途径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大约10分钟)→观察课件中两管凝固的血液→学生探究思考→得出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定义→再观察血液循环图片→学生寻找出循环途经中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发生变化关键部位→设置悬疑,“为什么在这些部位血液成分会发生改变?”→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血液的变化”的教学课件图片→设置探究问题“探究血液循环的意义”。【实施依据】启发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以旧为新,有抽象的知识到具体的实际问题,再有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的完成整个知识点的教学,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并

6、使学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感。(四)重点和难点的延伸:血液循环的意义。(大约5分钟)学生归纳总结→探究“血液循环的意义”→实现重点和难点的延伸。(五)课堂拓展延伸:(2分钟)冠脉循环,为心脏提供营养,发生障碍时容易引起冠心病和心肌梗塞。(六)课堂主要内容回顾:(见板书)(2分钟)(七)课堂知识反馈(大约6分钟)1、下列血管中流静脉血的是()A肺静脉B上腔静脉C主动脉D肺动脉2、小明得了支气管炎,医生给他输液,消炎药从手部静脉打入,怎样到达支气管的发炎部位?【设置依据】以习题反馈知识要点,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