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记》教案1

《虎丘记》教案1

ID:38014760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3

《虎丘记》教案1_第1页
《虎丘记》教案1_第2页
《虎丘记》教案1_第3页
资源描述:

《《虎丘记》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虎丘记》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2、通过把握作者对虎丘中秋月夜盛况的描写,体会作者鄙薄官场的心情。3、掌握作品中比喻、虚实相间手法的运用。4、体会和揣摩作品语言方面的特色和写景的妙处。教学重难点:1、感受作品中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从中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2、掌握和运用“环境还原法”来鉴赏散文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一)导入由苏轼的《赤壁赋》引出袁宏道的《虎丘记》。 (二)简要介绍作家作品:1、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湖广公安(现湖北公安)人。曾任吴县(现在江苏苏州)知县,不久解官去,游览江南名胜,后又授顺天府教授,补礼部仪制司主事,两年后又辞去。与其兄宗道、

2、弟宏道,都以文学见长,时号“三袁”因为他们的籍贯为湖北公安,故世称“公安派”,其中以袁宏道的成就最高。2、公安派:明代文学流派。代表人物“三袁”,主张文学作品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公安派在解放文体上颇有功绩,自成一家,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消极避世,多描写身边琐事或自然景物,缺乏深厚的社会内容,因而创作题材狭窄。因而,评论公安派文学主张的理论意义超过他们的创作实践,是公允的。3、虎丘,山名,又名海涌山,在苏州西北七里。相传春秋时吴王阖闾曾埋葬于此地,三日后有虎踞其上,因而得名。此地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称。本文记述了中秋之夜虎丘游人如织的盛况,既有对虎丘月夜景色的生动描绘,也有对聚饮欢

3、歌场面的描写。作品刻画细腻,情致盎然;语言浅显,清新流畅。(三)文本分析:第一段(1、2):介绍虎丘的位置地形,描写了中秋游览盛况。第二段(3):写中秋之夜虎丘斗歌的场面。第三段(4):虎丘的自然景物(剑泉、千顷云、文昌阁、平原堂)。第四段(5):写作者任吴县令时最后一次游览虎丘的感受。(四)体会“公安派”散文的特点:1、“不落格套”“个性”:(1)并非某次游览的记叙,而是六次游览的总记。景点是介绍性的。(2)不是先写自己之游览,而是先写民之游。游览主体在第三节才出现。(3)自己的感受于百姓的快乐之中。2、“真情”:(1)依据第一、二节体会作者对百姓“游览、斗歌之乐”的由衷赞美之情,

4、自己“与民同乐”的渴望。(“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竞以新艳相角”“摇首顿足”“听者销魂”)(2)依据第三节体会作者对虎丘美景的赞美之情,自己钟情山水的人生追求。(“最可觞客”“晚树尤可观”“仅虞山一点在望”)(3)依据第四节体会作者对官场的厌恶、鄙视之情,自己辞官归隐的决心。(“他日去官,有不听曲此石上者,如月”“余幸得解官”)(4)此文与一般“公安派”散文有所不同,体现了一定的社会内容。(“与民同乐”的思想;对“乌纱之横、皂隶之俗”的揭示)(五)重点研读,品味欣赏:1.文

5、章重点写了哪个场面?怎样逐层展开,加以细致描绘的?明确:重点写了月夜赛歌的场面。作者用“布席之初”“未几”“已而”“比至”等几个标志时间推移的词语连带出一幅幅画面,整个过程有鲜明而自然的层次感。场面由喧闹的导向幽静,境界由单一的唱描述到声、景、情的烘托渲染。2.文中两处描写月夜景色,写观众反应有什么作用?明确:写月夜交代时间推移;起到渲染烘托作用,似乎那月亮也懂得该去钟情怎样的对象。写听众的反映,写出了歌声的艺术效果,属侧面描写。“壮士听而下泪”一句,从侧面写出了歌声的艺术效果,拓宽了文章的艺术境界。3.联系第4段谈谈你如何理解“壮士听而下泪”?明确:联系第4段,正是由于官吏对百姓的

6、横征暴敛,才使“歌者闻令来皆避匿去”。歌者的演唱之所以动人,在于他是用血和泪在控诉这黑暗的社会。连壮士都听得感动得流泪,更何况作者呢?自然就有了下文作者感慨。4.怎样理解“乌纱之横、皂隶子俗”?明确:封建官吏差既“横”又“俗”,作者则追求自然任性,“与民同乐”。(六)小结:本文虽是一篇游记,但不是某一次游览的实录,也不是某一个中秋日的情景记实,而是六次游览虎丘后的综合描述。因此和一般的游记按游踪依次先后叙述不同,而是在重点突出写虎丘中秋之夜游人云集的盛况的同时,对虎丘上的景物和自己“吏吴”时最后一次游虎丘的心情作了概括性描写。(七)板书设计:虎丘记(袁宏道)一、地形和游览盛况(1、2

7、)二、游人斗歌的场面(3)三、虎丘的山水美景(4)四、最后一次游虎丘的感受(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