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忆1

十六年前的回忆1

ID:38016474

大小:3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4

十六年前的回忆1_第1页
十六年前的回忆1_第2页
十六年前的回忆1_第3页
十六年前的回忆1_第4页
十六年前的回忆1_第5页
资源描述:

《十六年前的回忆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城关小学方正军教学目标:1、针对课文的特点,借助课外资料和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真诚对话,在读书体悟中,感受李大钊不仅是一个普通的父亲,更是一个伟大的人,并从中受到熏陶与感染。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前后照应的写作特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李大钊言行的重点语句,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在读中加深对人物的了解,表达自己心中的情感体验。教学难点:1、创设情境,挑起学生的读书欲望,引发学生探究的心理。2、搭建平台,拉近时空距离,以文本为载体,让学

2、生、教师、作者之间情感交融。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影片导入,板书课题1、《亮剑》主题曲播放。2、出示李大钊像。3、板书课题,释题。从今天这节课开始,我们将进入第三组课文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将一起感受那一幅幅令人难忘的历史画面。二、读题质疑,导入新课。1.学生读题,教师在关键词下面做上记号:十六年前的回忆2.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关键词质疑。(学生质疑:谁回忆?回忆谁?回忆了哪些事情?为什么说是“十六年前”的回忆?)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带着疑问,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将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读顺。2.读书反

3、馈。(1)读词(书籍抽屉严峻瞅了瞅披散散步勉强待了一会儿)(2)整体感知。师:这篇课文是李大钊烈士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写的,这年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16周年——李大钊烈士牺牲于1927年,所以文章题目叫《十六年前的回忆》。那么课文主要回忆了李大钊同志的哪些事?同学们可以迅速地再浏览一下课文,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师:(板书: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师:(指板书)同学们,其实作者就是按照这样的时间顺序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父亲李大钊身上的故事。找出时间的词语。看来,大家已经对课题和课文内容有了一个大致的了

4、解。同学们真会读书。四、集体交流,走进人物内心。(一)学习被捕前部分  1、轻声读这一部分:  2、讨论: (1)“那年春天”指的是哪一年春天?这句话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承接第一节,引起下文的回忆) (2)李大钊被捕之前局势非常危急表现在哪些地方?  (1、烧掉文件书籍;2、张作霖要派人搜查;3、工友阎振三突然被捕)板书:局势危急 3、李大钊同志是怎样对待这严重的局势的?按以下要求从文中找出句子: (1)李大钊同志夜以继日地为革命忘我地工作。板书:忘我工作 (2)李大钊同志为了革命事业,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反馈

5、: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a)生读课文第七自然段,并表达自己的感受。(b)引导学生扣住段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有感情朗读。教师引导学生少说空话、套话,要通过对关键词句的理解,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预设如下:──由“坚决”体会到李大钊说话时的毫不犹豫;态度的坚定;留下的决心。──由“不能轻易”、“哪能离开”体会到不到最后关头,他是不会离开的。──由“现在是什么时候”“多么重要”体会到李大钊把工作看得比自己的

6、生命还要重要。(c)多种形式的朗读课文,读中体会李大钊不同于普通人的地方──是一个把党的工作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的人。(二)学习“被捕时”这部分。(第八自然段至第十七自然段)1、默读思考:   (1)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李大钊同志被捕时的紧张气氛?   (2)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敌人的凶残?(3)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我”的惊恐?   (4)文中哪些词语写出李大钊同志的沉着和对敌人的蔑视?  2.交流反馈。板书:身处险境毫不慌张3、朗读课文。存疑。李大钊同志被捕后,敌人对他又进行了怎样的严刑拷打呢?我们下一节课再来学习。(三)

7、交流“法庭上”这部分(十八自然段至二十八自然段)1、带着以下问题自学这一部分  (1)用“————”画出在法庭上李大钊同志的外貌。  (2)用“~~~~”画出在法庭上李大钊同志的神态。  2、思考讨论:  (1)“我”在法庭上见到父亲是,父亲是什么样子的?他说明了什么?(读19节) “没戴眼镜,乱蓬蓬的头发”——李大钊经受敌人的残酷折磨。板书:遭受酷刑 “平静而慈祥的脸”——说明父亲对敌人的无所畏惧和对亲人的爱。  (2)李大钊在法庭上见到妻子和孩子都被捕了,但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说明了什么?(读22节

8、)  (一方面说明李大钊对亲人被捕早已预料,更重要的说明了他对革命事业的爱,超过了对亲人的爱,正是对革命事业的无比热爱,使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种力量就是“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他坚信革命事业一定能成功。这种力量支持着李大钊同志跟敌人斗争,使他表现的无比坚强、沉着。)板书:沉着镇定  (3)说说“安定”“沉着”这两个词在课文中的意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