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古诗二首之登鹳雀楼》--省级--周老师

《8 古诗二首之登鹳雀楼》--省级--周老师

ID:38017485

大小:3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3

《8 古诗二首之登鹳雀楼》--省级--周老师_第1页
《8 古诗二首之登鹳雀楼》--省级--周老师_第2页
《8 古诗二首之登鹳雀楼》--省级--周老师_第3页
资源描述:

《《8 古诗二首之登鹳雀楼》--省级--周老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七里店小学  周金辉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五言绝句,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王之涣所作,记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时的所见所思。诗虽短小,但内容却很丰富。整首诗气势恢弘,意境高远。这首诗由两个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巧合天成,意境浑圆深远,读起来琅琅上口。   诗的前两句写登楼所见。前一句是眼见之景,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依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渐渐落下去;后一句由实及虚,抒写目送黄河远去,想象黄河入海的开阔意境。诗人融情于景,为后两句析事明理铺垫。 诗的后两

2、句写登楼所思。作者由景生情,抒发了他高瞻远瞩、蓬勃向上的情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也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1.学会本课5个生字。会写“楼、依、尽、黄”4个字。      2.通过看图想象理解诗的大意,朗读并背诵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味。  3.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体会“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并背诵课文,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味。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大意,体会“站得高

3、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方法: 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这节课学生要通过读、想、议、比、唱、写等形式,主动地探求知识,进入古诗的意境。教师创设情境,充分运用大量合适的数字资源,比如动态图片、音频资料以及音频视频资料与文字的结合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全程积极参与,在探究活动中达到自悟自得。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祖国传统诗文的韵味美,在潜移默化中学语言,受教育。 教学思路: 这首古诗千百年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诗融情于景,寓理于事,记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教学时,要以读为主,

4、通过图、文、声、画,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问中读诗,在自探中品诗,体会古诗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在想象中发展语言。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把抽象的难以理解的诗句变成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画面,通过图、文、声、写、唱,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地进入情境感知、体验,然后引发他们思维、想象,为理意、体情奠定基础,突破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PPT课件、古诗朗诵动画视频资料、古筝曲、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激趣导入  

5、   1.学生背诵古诗。(多媒体出示诗人画像) (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走近古诗,在认识诗人王之涣时,设计了一个小难题,学生争先恐后地背诵自身知道的古诗,不只创设了学诗的情境,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2.教师介绍诗人,故事情境导入。 (利用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再现了这首古诗的内容:“鹳雀楼、高山、夕阳、诗人、黄河”,并启发学生看图说话,说出诗意,理解这首古诗包含的道理:站得高,看得远。使学生对作者、诗意,留下深刻印象,自然进入到古诗的学习中。) 3.简介鹳雀楼。 课件

6、出示鹳雀楼资料。板书课题。 4.指导读准“鹳”字,学习“楼”字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5.学生写字作业展示、评价。 (随文识字让学生不觉得写字枯燥,写笔顺、描红练习,快速地掌握生字的结构写法。注意对学生书写姿势的纠正,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写字练习,有效地指导学生正确、美观书写汉字。) 二、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1.学生自由诵读这首诗,要求: (1)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读通诗句,做到不错读,不漏读,不重复。         2.学习课文5   (1)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 (2

7、)指名读。 (3)交流识记方法。 3.划分诗的节奏。 (1)多媒体播放动画古诗朗诵画面。学生听节奏。 (动画的播放和图片的展示,既疏通了古诗大意,又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傍晚夕阳落山,黄河水奔流向前的美丽景色。)   (2)去掉拼音读并试着读出节奏。(出示已划好节奏的整首古诗)   (3)生读互评。 三、品读诗句,想象画面 1.教师范读诗歌,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2.交流: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  (1)   (2)“白日”是什么意思?“依”又是什么意思?换个词语来解释一下。 (3)指

8、导学生诵读这句话。 (4)小结学法:借助画面,发挥想象是我们学习古诗的一大帮手,读好诗句。 (5)展示黄河奔流图片。  (6)你看到了怎么样的黄河? (7)指导学生读出黄河雄浑的气势。师生配合读,如此壮观、美丽的景象,让诗人心潮澎湃,他情不自禁地吟道:白日…,黄河……。 3.(出示诗的后两句)诗人看到了如此美景,他想到了什么?(生齐读后两句)  (1) 理解“欲”、“穷”在板书上点出“欲”,“欲”在字典里由四种解释(课件出示:①欲望   ②想要   ③需要   ④将要),你觉得这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