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气和当老师

心平气和当老师

ID:38018500

大小:2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03

心平气和当老师_第1页
心平气和当老师_第2页
心平气和当老师_第3页
心平气和当老师_第4页
心平气和当老师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平气和当老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平气和当老师先给大家讲两个真实的故事。第一个是从我老公那里听来的:老公同事的儿子有一天回家,一进门就拉着她妈妈坐在桌前,说要谈点事,并一本正经的告诉他的妈妈在听的时候不能笑话他。他说:“妈妈,班上的一位女生爱上我了,可我并不喜欢她,简直都被她烦死了。”她妈妈就象征性的安慰他,哪知他并不满意,说:“我已经被她缠得没有办法了,我连死的心都有了。”第二件事发生在我儿子身上。下大雪我们放假了,儿子上午在外面玩雪,下午就玩电脑,看电视。到晚上了也没有要学习的样子。我呢暗示了他几次也没表示。我恼了,把他批了一顿

2、。这中间他说了两句话。一句是“我没有梦想”“我只想做个普通人”这两个故事的主人公都只有七岁。给大家讲这两个故事只想让大家想想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什么样的一群孩子?有的老师说,现在在课堂上,我们就是对牛弹琴,我不赞同。他们不是牛,就算是牛的话,也是一群有思想的牛。随着孩子的一天天的长大,我的内心也一天天的恐慌起来。这些孩子的思想越来越难以捉摸,而我们却似乎有些素手无策。好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自己不长进了。说心里话,我并不是一个不爱学习的人。从参加工作,我一直都订阅有关语文教学的杂志看看,但我发现就连语文教学

3、都没有什么突破了,这种感觉在去年尤其强烈。突然不知道这老师应该怎么当了,缠绕在心中的始终就是一种失败。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发现虽然每天都苦口婆心的教育他们,但他们依然我行我素;我们绞尽脑汁地为他们好,但人家似乎并不领情,反而生出颇多怨恨。我们委屈,我们生气,我们把自己搞得焦头乱额,我们疲惫不堪。在这一年里,我已经没有了自我,没有了八小时之内外的区分,这样的工作你只有付出,你却没有收获,这不是失败又是什么呢?真的,我始终觉得工作不应当是我们的负担,最起码它应当让我们觉着这样活着很有意义,很有价值,很有

4、成就感。可现在全不是这么回事。我们越来越累,我们的心情越来越烦躁。可是,为什么会这样?我一直在这样问自己,并苦苦的寻找着一条新的出路。暑假的时候,我在王书记那儿借了几本书,四本《中小学班主任谋略》和魏书生写的《学生实用学习法》。我边看边抄,抄人家的方法,抄人家的具体做法,准备再试试。其实在抄的时候我也在想有用吗?这是问题的根源吗?我不是也用过别人的方法吗?一转眼又开学了,我呢转到了心理健康方面,也就开始接触有关心理学方面的知识。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看书、学习和不断反思,我突然发现问题的原因出在自己的思维方

5、式上。第一遇到问题后就生气发火,试图通过发脾气来管住学生,这是一个思维误区。比如说你刚强调不准干什么什么,一转身他就忘了。每天都会让你气得鼓鼓的,搞的儿子说我妈妈你怎么不会笑了?而且我发现人在发怒时智商也许是最低的,因为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这种情况把自己陷入到困境中去的。所以我们首先要让自己心平气和起来,这样才有助于解决问题。心平气和,有的老师可能在嘀咕,我怎么能心平气和了呢?你看我刚刚提醒他注意听讲,每到五分钟他又开始说话了,你说能不生气吗?有一个办法能让自己心平气和,那就是探究原因。这也是我发现的第

6、二个思维的误区。在平常的工作中遇到问题只想速战速决,马上解决,而懒于追究原因。北京教育科学院的王晓春老师,他在网上的论坛里看到不少老师们贴过来的案例后,说了这样一段话:“评了这么多的案例,我总的感觉是,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方法太简单了,而且多年如一日,变化不大。无非是一边‘严管’,一边‘奉献爱心’。严管不见效,就用爱心感动之,爱心感动不了,就更加严厉的管理之,再不管事,只好借家长的手修理之。然而学校管不了的学生往往家长早就失控了,家长还指望老师把他的孩子弄过来呢!于是没棋了。剩下的只有牢骚、无奈

7、和疲惫。而且工作方法越简单,教师越觉得劳累,因为低科技含量、低效率的重复劳动最磨损人的心灵。为什么工作方法如此的简单呢?因为思维方式的简单。其工作方法中主观印象的含量远远高于智慧的含量,二者严重失衡。教师遇到学生问题很少假设多种可能,只作单项归因,而且对谁都这样归因。在更多的情况下,教师根本不问原因,甚至不想知道原因,只要你达不到我的要求,上来就管就批。所以从他们的教育方法中较少找到专业色彩。也就是说没有学过教育专业的人也完全可以用这种方式工作。比如发火,比如评比,比如赶出教室,比如罚抄作业,比如给家

8、长打电话告状……”看了这段话,我真是感触特别深。探究原因,探究原因。我就试了试。我发现,再遇到让你生气并想发作时,脑子里转个念头,想:“他为什么会这样,我要研究研究”,你马上就冷静多了。其实只要我们能让自己冷静,依我们的学识和阅历是不会被这些孩子气个半死的。比如发生在我儿子身上的事,若依以往,看他那态度,我早就揣上两脚了。当时真的脑子就一闪“他为什么会这样,我得想想是什么原因”而把怒气给止住了,我把他晾在那儿,做饭去了。当我们分析原因之后,我们要寻找一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