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语文苏教必修4)

《琵琶行》(语文苏教必修4)

ID:38020886

大小:803.7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4

《琵琶行》(语文苏教必修4)_第1页
《琵琶行》(语文苏教必修4)_第2页
《琵琶行》(语文苏教必修4)_第3页
资源描述:

《《琵琶行》(语文苏教必修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苏教育出版社高一年级(必修四)畅言教育《琵琶行》培优练习南昌三中黄莎1.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快弹数曲快:赶快  B.醉不成欢惨将别惨:悲伤  C.钿头银蓖击节碎节:节拍  D.如听仙乐身暂明暂:忽然2.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①明年秋,送客湓浦口②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③似乎平生不得志④整顿衣裳起敛容  ⑤暮去朝来颜色故⑥我从去年辞帝京  A.①②③④B.②③⑤⑥C.①②③④D.①④⑤⑥3.选出全是侧面烘托琵琶女琴技的一项:()  ①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②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

2、心秋月白④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⑤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4.选出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用心用情服务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高一年级(必修四)畅言教育  A.“大弦嘈嘈如急雨”——用“嘈嘈”这个叠字词摹写声音,声韵感强;又用“如急雨”的比喻使它形象化。  B.“间关莺语花底滑”——“间关”之声,轻快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象“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的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  C.“此时无声胜有声”——作者妙语点睛,描绘了余音袅袅、弦外有音、无声处有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  D.“犹抱琵琶半遮面”——肖象描写,生动的描写了琵琶女年老色

3、衰不愿见人的心情和忸怩神情。5.诗人以琵琶女自况,抒发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人生感慨。关于“我”和琵琶女,诗中写到了一些相似点,对此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二人都从京城长安来到偏僻的江州。  B.一个是演奏技巧的艺人,一个是欣赏水平一流的听众,二人有共同的兴趣爱好。  C.一个是誉满京城名伎,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二人都有各自出色的才能。  D.一个因年长色衰下嫁商人,一个因直言相谏而遭流落,二人都有着由盛而衰的遭遇。  用心用情服务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高一年级(必修四)畅言教育参考答案:1、A【解析】(快:畅快)2、.C【解析】

4、(③⑥与今义同)3、B【解析】(②面写琴技④写琵琶女的身世)4、D【解析】(因她有一肚子“天涯沦落”之恨,有难言之痛,不便明说,也不愿见人。非神情忸怩,也非年老色衰不愿见人)5、B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